第10部分 (第1/4页)

迎春得到消息郁闷一阵自己机遇不好之后,不由扶额,三十六人啊,一天睡一个,也得一个多月,况且,一天一睡,皇上耐得活?再有,若是皇上钟情某一个妃子,接连宠信三五个月,其余人等岂非等白头?

迎春不由庆幸,好在自己不是冲着皇帝来的。

皇后不大乐意,不希望所有秀女一次进宫来争恩宠,却难敌太后理由充分,皇帝继位三年初次选秀,后宫原本只有孤零零五位嫔妃,实在差的太多。且皇帝子嗣单薄,皇后无所出,只有淑妃,惠妃,宁嫔所处三位皇子。

且皇后淑妃惠嫔年纪偏大,都是三十而立之年,过了生育期了。

宁贵人年轻些,却是出身低微,她原本是惠妃陪嫁丫头。太后看不上,若非诞下皇子,连个位份也难得。

皇后有心阻挡秀女进宫,且不敢违逆太后,只得人气吞声应下了,害得打叠精神替皇帝相看安置。

否则,就是一顶善妒帽子压下来。

皇后既为国母,便决定了她决不能妒忌。

皇帝家大业大,他需要江山万代永继,这便需要合格的继承人,也便需呀许多儿子供他挑选。

没有没有嫡子,便只能择贤。

一个两个儿子无所谓贤不贤,所以,皇帝需要开枝散叶,所以,皇帝急需女人。

秀女已然进宫,皇后不想贤惠也不成了。

皇后虽是今上发妻,情分自有不同,无奈多年来脚下空虚,并无一儿半女。且太后与皇帝只是充盈后宫,以求子嗣繁茂,没有议论废后,在皇后,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皇后身边女史贾元春便是这般规劝皇后,当然贾元春之言隐晦机巧,没得这般直白罢了。

第17章 大姐元春

皇后与皇帝少年夫妻,一颗芳心自盖头揭起那一刻便丢了,她不敢怨恨皇帝,心里却把这些意图上位秀女看成眼中钉,似乎这些人都是入侵者,直恨不能将之打出皇宫。

却也知元春言之有理,身为帝后,既是夫妻,亦是君臣。她心中再是酸楚,还要打叠精神替皇帝挑选可心佳人。

饮下元春奉上蜜糖水,皇后叹口气:“听闻你家这次也有姐妹参选,可知初选结果?”

元春敛眉肃身:“回禀皇后娘娘,是奴大伯家二妹,入选与否尚不及打探!”

皇后看眼身边嬷嬷锦绣,锦绣忙着一笑:“回禀娘娘,才得了消息,贾女史妹妹名曰贾迎春,御园初选已过,这会已经前往储秀宫去了。”

元春闻听眼波微兴:“多谢锦绣姑姑关照。”

锦绣微笑摇头:“这到不敢贪功,今日初选与往常不同,同喜选法促狭得紧,若非正经名门闺秀,必定落荒而逃。”

皇后来了兴趣:“哦,如何促狭?”

锦绣便罢今日抄沙淘汰法子说了。

皇后娘娘倒笑了:“倒底是贾女史妹子!”

元春谦逊肃身:“娘娘夸赞。”

元春面上无波,心肝微颤,似喜又悲,八年不见亲人面,没想到当初怯懦胆小二妹妹,竟然长成了大家闺秀了!

想来祖母这些年把精力都花在这位二妹身上了。

她以为迎春似她般受尽荣宠呢。

且不怪元春会错意,实在一入宫门深似海,书信不便。纵她比别人强些,偶尔能跟舅父传递一言半句,得到些祖母父母乃至宝玉消息,却从未思及迎春们这些庶出妹妹。

王子腾受了凤姐蛊惑,以为迎春进宫帮衬元春之计可行,故而送信给元春,嘱咐她因势利导,或是留下迎春姐妹首尾相望,或是替迎春求一门得力亲事,总之,只要迎春能够成为家族助力,怎么着都成。

三岁看老,以元春对迎春了解,她以为,那个胆小怯懦二妹妹绝对撑不到复选,不想她竟然猜错了。

这方才有此误会。

皇后见元春沉吟,还道她是思亲之故,元春这些年帮了她不少,遂一笑:“我也倦了,贾女史替我去储秀宫走一遭,提点储秀宫管事嬷嬷,这一届秀女太后皇上很看重,切莫要轻忽!”

元春知道这是皇后为了自己特开方便之门,让自己姐妹相会,忙着肃身行礼:“多谢皇后娘娘!”

回头却说迎春,得知自己要留在宫中待选不免暗啐急色皇帝老儿一口。

君命难违,何况大多数秀女闻听将要留宿宫廷,无不欣喜若狂,迎春也只有随着大流勾勾唇,挤个笑意儿,免得各色。

唯一不便之处,秀女多数只带了一二身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