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然后,乾元帝下命,将这一群人拢共二十一人悉数罢职抄家,亲人发还原籍,本人发配北疆,给北疆将军做奴役。

并将抄家所得三百万银子悉数购买粮草,押送北疆。

哈,这一下子,乾元帝可是名利双收,清官齐声歌颂:“吾皇圣明烛照!”

北疆北静王以及所有将官也高兴啊,一起歃血盟誓,势必保家卫国,寸土必争!

再有一个受益者,便是贾琏。

圣上因为北疆的动荡,而暂停了国事以为所有杂物,贾琏考核袭爵便在暂停之列。

不过,这只是迎春想法,因为如此一来,贾琏便多了几个月备考时间。

只可惜当事人不这样认为。

锦鲤跟贾琏同时叫苦连天,锦鲤觉得贾琏实在太笨拙,她想早点考试早点摆脱贾琏笨东西。

贾琏却觉得小李子这个男生女相太监太矫情了,因为小李子似乎百毒不侵,拒腐蚀永不沾。吃花酒不乐意,打茶围不感兴趣,送金银,嗤之于鼻。小子子唯一爱好,就是用一根非金非银、非铁非铜,非麻非布的绳子,拧着贾琏马上马下提丢。

自从贾琏自碧云寺回京,被贾母跟凤姐一顿忽悠上了贼船,接连五日过去,贾琏每日过的水深火热,两股战战,腿软入眠,每日回家连床铺也怕不上去,还要被凤姐拧着他耳朵,听他背诵张家舅爷所做的策论。

贾琏几次企图放弃,都被凤姐眼泪给泡软化了。如此,又过了半月,贾琏终于能够在锦鲤提丢的时候,顺势上下马背,不再被她拖来退去,两股肿痛,浑身擦伤了。

三月十二,贾母在上碧云寺,那是笑成个弥勒佛,凤姐怀孕了,虽然不知道男女,能够再生就有希望啊。

二者,十篇策论,贾琏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如今正被凤姐逼迫,被宝玉监督,跟着国子监太学士们一起做策论,然后冒充宝玉大作交给李祭酒批阅,竟然有好些段落被李祭酒夸赞。

三者,贾琏如今已经能够与骏马飞奔之时上下马背,形如平地。正准备开始训练马上射箭。

贾母说的眉开眼笑,太后娘娘听得赏心悦目,连连额首:“将门虎子,荣公后继有人矣!”

贾母闻言呆了呆,笑了:“承蒙太后玉言!”

太后娘娘也呆了呆,拍拍贾母手,笑了:“老姐姐,您就等着享福吧。”

贾母反手一握太后:“这天下之大,谁也不及太后娘娘福气,荣府一切都是托了太后娘娘洪福!”

第75章

上位者都喜欢被人捧着,太后娘娘也不例外,贾母这个曾经俯视太后娘娘的闺女姐姐乐意吹捧自己,太后娘娘甘之如饴。多年前那点醋意至此,烟消云散,再无痕迹。

毕竟,贾代善也好。史老太君也好,都先后善待过他们他母子,且不曾伤害过他们分毫。婚姻不成乃是受世俗论理束缚,且贾代善并未欺骗过太后娘娘,史老太君也没有恶意欺压毁谤过太后娘娘。

一直以来,太后娘娘避开贾母,不过是当初贾母能够仗着家世成为胜利者,心里一点不敢罢了。毕竟除了家世,太后娘娘的容貌才情,哪哪都不输给贾母,且优胜些许。

如今,大家都成了满脸褶子老太婆了,一个至尊为国母,一个一生随顺,子孙满堂。丈夫情感儿孙,各有输赢,实在没有什么好再争论了。

两位老太太空前和蔼融洽起来。

自此,史老太君知每月都会进宫会亲,然后去宁寿宫探望太后娘娘,宫门下匙之前才会离开皇宫。直到病倒着床不起,生命结束为止,两位昔日手帕交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也算是一段善缘了。

这是后话却不提了。

回头却说太后娘娘,这些日子也有消息从京都传来,却没有有关吴家消息,太后娘娘有些怀疑,却不好派人去打听,让人知道,还以为她跟儿子有嫌隙。这日岁不动声色询问贾母:“最近京都可有什么新鲜事情没有?”

贾母因为一早得了迎春交代,知道吴家太太曾经口无遮拦气得太后娘娘旧疾复发,如今才刚复原,万不能泄露吴家消息,一切都等皇帝自己去跟太后娘娘解释为好。

是故,贾母便选择性的说了皇帝有惩治一批贪官污吏,并将没收赃款调拨北疆去了,得到文武百官的颂赞。

太后娘娘闻言只有欢喜。吴家到处挪借还债,应该跟贪官沾不上关系,因此放下心了。且太后娘娘也不会要求皇帝如何抬举吴家,只要吴家部落的家破人亡,太后娘娘也不会干涉。

皇帝原本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