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无知又下作的东西,这是要挑唆自己跟元春内讧么?

迎春眼神凛一凛,道:“凤姐姐回去后把那话告诉老祖宗,让老祖宗设法子透露给老王妃,就说这话咱们担不起,诚惶诚恐!求老王妃看在两家世交的份上,帮帮忙,给徐王妃姐妹们解释解释,皇帝实在忙于朝政,并非偏宠偏爱,而是无暇到后宫逗留。”

凤姐愕然:“这话,这个,好么?老王妃会不会不高兴?”

迎春冷笑:“老王妃应该感谢咱们才是,若不是咱们府里跟北王府往来密切,北静郡王又是皇上的左臂右膀,十分看重,我必定把这话递到太后跟前去,那时候,徐家丫头就不是抄写女戒,而是脑袋不保的大事情了。”

凤姐吓一跳,拉住迎春劝道:“这个,还是不要告诉太后娘娘了,北静郡王对跟咱们府里实在不错。”

迎春额首:“正是知道北静郡王的好处,才给徐家女留给体面,但是,咱们姐妹也不是随便给人茶后饭余磨牙的,她当着凤姐姐的面这般嚼舌,必定有恃无恐。咱们就该给她响亮一个耳光甩回去,叫她后面的人知道知道,徐家只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翌日,正月十六。

孙绍祖带领贰仟兵士,押送第一批粮草启程了。

这日傍晚,锦鲤便收到消息,北静郡王妃被老王妃禁足了,而徐王妃的庶妹,或者说,表妯娌,则被老王妃命人拿了竹板子张嘴二十,打完了便派人将侄儿两夫妻送回陪都的老宅去了。

第115章

回头却说乾元帝,第一批粮草发出去之后,并不上下暂时换过一口气来。随后投入到第二波粮草调集之中。

乾元帝却没有得到喘息之机,就是正月十八这日清晨,乾元帝受到了北静郡王传回密函,密告圣上两件事情。

第一,是给圣上报喜,平安州战乱已经平定,余下便是如何休养生息的事情。

第二,忠顺王这次假借安抚灾民之机,招募民夫千余人,并对其招手民夫日夜操练。

北静郡王大胆猜测,忠顺王这是打着招募民夫的幌子豢养私兵,动机不纯,或有不轨之心,因此问计皇上,要不要强行解散这些私兵。

乾元帝预览密函,第一个反应便是大怒,私自募兵,什么或有不轨之心,这是明目张胆,图谋不轨。

随后,乾元帝冷笑三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朕成全你!

乾元帝一挥而就,写下密函: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随后,乾元帝秘密召回驻扎在西山的锐健营的一般兵力回房京都,然后,派遣了御前侍卫副统领为九门提督,并下密函给彭凯,京都内外驻防部队不得随意调动,一旦有军队意图进京,当即以谋反拿下,若有军官不服谕令硬闯九门者,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尊贵,一律先斩后奏!

正月十八,宁寿宫。

却说皇后被圈禁,每日有顾太医守着她,不许她死,也不许她好,每日睡在床上吃喝拉撒。乾元帝还会每日把朝廷邸报给坤宁宫一份,让顾太医读给皇后听。皇后绝望之下,正月初十开始绝食,希望乾元帝在自己死后放过自己娘家。

顾太医吓破胆,皇后生死牵连着顾太医一家人性命,采取强制灌食,结果皇后咬破嘴唇也不肯吞咽一口米汤。顾太医吓得半死,也不敢去乾清宫求助皇上,只得跑去跪了承乾宫。

元春出身坤宁宫,就是将来做了皇后,脑袋上也打着坤宁宫的烙印,她很想皇后马上就死,表面上却做出悲痛的模样,声音沉痛的将皇后求死之心告诉了乾元帝。

结果,乾元帝没有丝毫同情,发誓厌恶的紧,狠戾的言道:“去告诉她,朕没叫她死,她就的给朕受着,她若胆敢自戕,朕即刻便以犯罪,诛灭她九族!”

皇后而今已经老实了,每日大口大口吞咽饭食,只求不要株连自己娘家。

随后,元春装作无意,跟乾元帝提出:“正旦日,臣妾前往坤宁宫探视皇后,皇后娘娘曾经跟臣妾提过一件事情,想让杨瑾瑜附宫,杨采女自己也乐意,臣妾当时碍于太后娘娘没敢答应,初八那日,臣妾跟太后娘娘提了一句,太后娘娘却说,这事儿是后宫的事情,有臣妾做主,臣妾这些日子一直犹豫着,不想昨日杨采女竟然托人跟延禧宫求情,说是乐意附宫坤宁宫,承担照顾皇后的责任。”

如今元春全面掌控了后宫,迎春正在宁寿宫陪着太后娘娘吃点心品茶闲磕牙,忽听北静王太妃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娘娘闻言,面色蓦地一变:“只有老太妃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