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乾元帝当晚下命冯紫英,秘密逮捕忠义郡王,然后将忠义郡王府所有女眷一起拘押去了香山皇家寺院秘密关押,忠义郡王府的一众奴才,悉数锁拿,关进了慎刑司,交给冯紫英亲自拷问。

为了迷惑忠义郡王手里爪牙,乾元帝命一早潜入忠义郡王府的奴才照常外出采买日常用品,造成忠义郡王府主子们安然无恙的假象。

乾元帝如此行事,不过是不想忠义郡王的爪牙得到机会反扑,也怕忠顺王在外得到消息,借机闹事。

迎春当晚便知道了乾元帝不惜颜面扫地卖可怜,博取了一班子同情废太子之子忠义郡王的顽固老臣们的退让,以及乾元帝以雷霆手段收押忠义郡王的消息。

迎春当即愣了愣,有些理解无能,堂堂帝王竟然使出哀兵之计博取臣子的认同与拥戴?

帝王不是金口玉言,想干啥就干啥么?

迎春顿悟,这个朝代不是简单的清朝架空,而是那种文臣死谏可以制约帝王的礼仪之邦!

乾元帝害怕贸然搞掉废太子一脉,文臣不服,故而卖乖。一如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害怕魏征挑刺,憋死了心爱的海东青!

迎春再觉得乾元帝狡黠的同时,忽然生出同情心来,帝王做成这样子,也算是顶顶窝囊了!

冯紫英夜审忠义郡王府一众人犯之时,乾元帝在乾清宫打着磨璇儿,不时张望门口。却见大太监李全儿跟门口蹑脚蹑手,伸头缩脑。

乾元帝大喜,却强自镇定,道:“可是慎刑司有消息了?”

李全脖子一缩,低头禀道:“冯统领那里没尚无消息,德贵妃宫中掌事太监王喜儿方才来了。”

乾元帝一惊:“人呢,可有什么事情?”

李全忙道:“并无事情,却是的德贵妃娘娘得知圣上熬夜审案,担心圣上熬夜上火,故而亲手替圣上炮制罗汉果茶!”

乾元帝笑踢了李全一脚:“狗奴才,说半句留半句,下次在如此,小心朕割你舌头,叫你永远说不得。”

李全顺着乾元帝脚劲儿故意一个狗抢屎:“是是是!”

李全一溜烟出了书斋,瞬间颠颠回来,手里托着一个缠枝莲的银茶壶,正是乾元帝在延禧宫使惯的茶具。

乾元帝原本喜爱胎白瓷器,使唤银茶具却是延禧宫的一景,也是迎春防身之术,为的是预防有人使坏,给吃食饮料之中下毒,故而,迎春给太后娘娘,乾元帝敬献人口之物,一般都是银质器具。

乾元帝初时不惯,却是堵抵不住迎春泡茶手艺好,经过迎春炮制茶水格外亲香润泽,滋味绵长,且更有一宗好处,反是迎春经手的茶汤,她说是清火必定就能够清火,说是安神必定叫你一觉睡到大天亮。久而久之,乾元帝就爱上了这一套银茶具了。

这会子在瞧见这银茶具,乾元帝蓦地心头一暖,一杯茶水下肚,乾元帝骚动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乾元帝不由摩挲着转动起手中茶盏,嘴角慢慢绽开一丝久违笑意儿。

李全在旁瞧见了,暗暗吁口气,摸摸还未痊愈屁股,李全心有余悸,今日大约再不会有人挨板子了。

李全虽是乾元帝身边最得宠太监,这几日也不轻松,前前后后挨了三十板子了,虽然施刑太监手下留情,可是,他屁股总是肉啊,天天的打,再是打得轻微,十板子总有一板子要真打下去,否则,杖刑太监也难得交差啊。

长此以往,李全担心,自己一双腿子总有一日要残废了!

如今好了。

李全在心里只给迎春磕头作揖,德贵妃娘娘,您可真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啊!

乾元帝这边等着冯紫英的消息,一等三日无消息,难眠毛躁。

迎春这边也跟着在等消息,迎春这边却是在等着海疆和谈的消息。

因为海疆结束,忠义郡王这段公案才会撕开帷幕,那时候宁府将会被牵连其中,这是迎春所知,跟荣府相干的最后一桩公案。荣府正是因为此案被牵连,拔出萝卜带出泥,接连死了元春跟王子腾两座靠山,终至倾覆。

虽然迎春眼下贵为贵妃,可是,忠义郡王这段公案不顺利收宫,迎春心里总是不踏实。

又过了三日,乾元帝在乾清宫已经熬得双眼通红了,仗义郡王府一干人等在七天之中每天只许喝水的情况下,终于熬不住刑具招供了,这一招供可谓惊天动地,忠义郡王在皇宫内跟废后联合刺王杀驾不过是开胃菜而已,真正的重头戏,却是跟忠顺王已经取得联系,准备里应外合,共谋江山。

据忠义郡王府长史交代,忠顺王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