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5页)

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儿童去创造。我们中国妇女深切感到:培养、教育儿童

和青少年,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句谚语:

“摇篮者,治理国家。”愿我们的妇女们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担负起

教育好子女的神圣职责,为祖国建设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同时,愿全世界的

姐妹们为制止侵略战争给儿童们造成的灾难做出共同的努力!

选自《“四大”以来妇女运动文选》

格蕾丝·菲平格尔

一九二七——

格蕾丝·菲平格尔

一九二七——

11月生于纽约市。1948年获圣劳伦斯大学文学

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纽约电话公司任职,历任部门经理、业务总经理,现

任公司副总裁。1978年被玛丽蒙特·曼哈顿学院授予商界杰出女性奖;1980

年该学院又授予其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本篇是在纽约“商界妇女”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她指出,虽然各行各业

都有一些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但这与性别无关,妇女们完全有能力胜任各

类艰巨的重任。她提醒妇女,面对歧视,要保持积极的姿态,不要只等待机

会的降临,而要去思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最大的机会就包含在问题之中。

只要勇于去寻找和解决问题,机会之门将永远向你敞开。整篇演讲基调积极

向上,不是一味责怪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或不公,而是立足于妇女自身,强调

以发展和完善妇女自身,来求得社会对妇女及其作用的承认。

千载难逢的机会降临了

1979年。。 10月。。 15日

很荣幸能与各位见面。

在今天,无论从事医学、法律、会计或者是通讯等事业,都存在着某些

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如果说这些基本原则之间具有某种区别和不同,那也

与性别截然无关。

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并非是我们应当变得更像男人。我的建议正好恰

恰相反。通讯业并不属于某种性别。因此我们必须从掌握基本原则开始着手。

把握自己,这是世代相传的忠告。如果我们妇女真正期望获得这份荣誉,

那么我们就应当为此作好准备。

在今日的美国,公众已经有了真正的认识。妇女并不需要他人的恩赐,

她们只需要同等的机会。性别已不在话下。妇女业已证明她们是有能力的,

而且每天都在证明着这一点。

妇女正在出版界中证明着这一点。我发现畅销书排行榜的排列就非常令

人感兴趣。

在每月的排行榜上,从事写作的妇女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请注意,我

说的是从事写作的妇女,而不是女作家。他们的感召力超越了性别的界限,

假如你们不信,那请仔细观察一下,男人晚上回家后从计算机网络中正在看

哪些书。《荆棘鸟》、《白色的影集》、《遥远的镜子》、《最后的诱惑》

——这些由女性撰写的畅销书,男女都爱看。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象

征,表明我们国家的意识发生了多么显著的变化。是的,假如我们回首

30、

40或

50年前,就可发现有些女作家的作品极具感召力。毫无疑问,人们不

会忘记玛格丽特·米切尔①和埃德娜·费伯②,也不会忘记赛珍珠③和凯瑟琳·安

①玛格丽特·米切尔(

1900—1949),美国女小说家,《飘》的作者。

②埃德娜·费伯(

1887—1968),美国女小说家,她的《如此之大》一书曾获

1924年的普利策奖。

③赛珍珠(

1892—1973),美国女作家。曾获

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妮·波特妮·波特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当然,我并无意小看任何一位你们所赏识的

作家。但是,且看今日的畅销书排行榜,你们所看到的女性作者将不是一二

位,更可能是四五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