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后一块拼图以及螳螂与黄雀 (第1/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张宇走了,从出现在木屋中到离开并未过多久,甚至就连对话都没有几句。

不过话虽少,但该明白的已经都明白。尤其是关于苏武牧羊的典故一出,张宇瞬间便已明白一切。

陈辰的意思是,你该回大宋了,也可以回大宋了。

张宇在吐蕃浸淫日久,对此地的局面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即使没有明言,只需要推导也能知道陈辰的目的。

知道结局然后推导目的和过程确实相对容易,尤其是张宇这等聪明人。

霞扎一反常态,伏击达丹然后与其针锋相对,半点也不退让,态度很坚决。如今两方已没有调和的可能,当此时,陈辰送回了曲珍,现在看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达丹误认为霞扎已与噶玛达成协议,否则为何要把这么重要的人给白白送回去?

陈辰又说他可以回大宋了,意思是这片草原上已经不需要他,就是说此人不想拖下去,要在此次毕其功于一役。既然此人站在霞扎背后,那么达丹与噶玛都得灭亡。

所以结合起来后分析,已经很明了。什么情况下才能让加起来有数万人的部落灭亡?自然是相互残杀的时候。

达丹不可能主动攻打噶玛,想要达成这一条件,只能是诱使噶玛去攻打达丹。

如何才能让噶玛下定决心攻打达丹?正常情况下绝无可能,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便是达丹与霞扎两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噶玛是去拣桃子的,或者说噶玛是将自身当成是螳螂与蝉背后的黄雀时。

说起来并不复杂,甚至是有些简单的计谋,但同时也是很匪夷所思的计谋。

在张宇看来,这个计谋唯一的弱点便是出在噶玛身上,便是噶玛出兵的前提是达丹与霞扎要打得难解难分。但真这样的话,霞扎赞普显然不可能同意,所以不可能真打起来,只可能是摆开阵势来诱使噶玛,让噶玛误以为双方已经打得难解难分。

那么如何能让噶玛误以为?

这很难,但有他张宇在,这已不再难,这块拼图所缺的最后一块已被他张宇给拼了上去。

谁是蝉?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噶玛会以为他们是黄雀,但其实不是。霞扎更是会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黄雀。

但真的是吗?

谁才是真正的黄雀?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想到此处,张宇的心里已开始激荡起来。

这个年轻人好大的野心!好大的格局!

他与雷二爷在这片草原上经营很久,但一直使得是分而化之的策略,从未想过将吐蕃草原给统一起来,再用此来攫取利益。

在走向赞普大帐的路上,张宇问过自己很多遍,为何自己从未曾意识到此?以及如果自己意识到此,是否能如这位名叫陈辰的年轻人一样有此神来之笔?

最后他发现,自己与雷二爷未曾意识到此的原因在于,这三家实力都不弱,以寥寥数人之力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势如登天!所以就连想都未曾想过。

可是陈辰不仅敢想,而且还敢做,他为此心悦诚服。

如果一切顺利如陈辰所愿,日后此人想要做什么?

在他看来,必然是挥师西上,以夷制夷,甚至于还能开疆拓土!

难怪雷二爷会将扳指交给此人,难怪此人有如此大手笔,这等格局……他自愧不如!

回到大帐中时,张宇已经恢复到正常的神态,仍旧悠闲不紧不慢的摇着扇子,就像一直以来的那样。

一直以来,他在吐蕃人面前营造的便是深藏不露,便是凡事都了然于心、算无遗策,便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高人形象。

大帐中很吵,噶玛赞普手下的那些人正争论不休,他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静静听着。

有人说:“霞扎家一定是从大宋得到了什么杀手锏,否则怎么有胆子主动挑衅达丹?而且还有咱们在后面虎视眈眈!所以咱们要联合达丹抗衡霞扎,再不济也要吓得霞扎不敢与达丹动手,如此可维持目前局面。”

随即有人耻笑:“你当与达丹联合灭了霞扎后咱们还能安稳坐着?达丹不趁势灭了咱们才怪!再说了,即使你愿意联合,达丹就能相信你?就敢相信你?”

又有人说:“霞扎家送回曲珍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怕腹背受敌,所以与我们暂时修好,让其与达丹一对一。可如果让其击败了达丹,咱们也是同样的结局,所以咱们一定得做些什么。”

紧接着有人反驳:“为什么不能是霞扎家故弄玄虚呢?实质只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