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天苍苍、野茫茫、似血残阳 (第1/4页)

回到霞扎部落中的陈辰恢复了操盘手的职责。

如此又过数日,在有意识的操弄以及赞普的全力配合下,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濒临崩盘。

然后在某一日,达丹部落忽然全面收缩。不仅兵力收缩,就连放牧的牧民也已不再出现。与此同时,噶玛也变得沉默无比。一见此情此景,陈辰与霞扎赞普控制着的霞扎部落亦是如此选择。

自此,草原上不见风吹草低现牛羊,只剩天苍苍、野茫茫、似血残阳。

大战一触即发,沉默的苍凉。

除了三方的斥候玩命似的在草原上侦察,草原上很宁静。

暴风雨前的宁静!

陈辰知道,这便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极度诡异极度异常的宁静。

这个局面是他需要的,目前的进展也是霞扎赞普满意的。

对陈辰一行十数人而言,无论最终是得偿所愿还是功亏一篑,如今这等局面已足够其扬眉吐气、足够吹嘘一辈子。

于陈辰个人而言,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真正改变这个时空。他不知道原本这个时空的吐蕃草原会如何发展,但很显然,如今的局势是他一手主导的,这里的历史车轮因为他而改变了轨道。

我改变了历史!

将来这个时空的史书上会留下属于我的浓重一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谁能想到,草原上的平衡竟然就这么被打破了?造成失控的罪魁祸首竟是一个位卑言轻且与吐蕃风马牛不相及的汉人!

本就是脆弱不堪的平衡,只不过吐蕃人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罢了。在陈辰看来,这便是当初他力劝霞扎赞普时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身在局外,我的背上不背负着东西,所以能看得透彻。”

……

如今的霞扎部落全族都笼罩在紧张而兴奋的氛围中。

紧张是因为大战将至,无论结局怎么样,草原将改头换面是一定的。这关乎每个人的生死和未来,如何能不紧张?

靴子一日不落地,心便得一日提在手里。

兴奋是因为这个局面是由本部落的赞普一手挑起,虽然几乎所有人仍不知道内情,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就像后世的民众,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往往只能看到皮毛以及结局,并不知道也永远都不会知道水面下曾经发生过的波谲云诡、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无名英雄。

但这不会妨碍族人的兴奋,因为这是自家挑起的,自然是有把握才敢挑起,咱们是破局者,如何不会为此兴奋?

人们是有期许的,是有希望的,只有有希望才能有干劲,才能迸发出最大的动力。

此时的吐蕃人虽然仍算蒙昧但却很清楚,无论你知不知情、无论你愿不愿,此情此景,你都必须团结在赞普的身旁。因为赞普身居此位,所作所为一定是代表着所有族人的共同利益。

他输了,这个部落也就输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赢了,所有族人都会与有荣焉。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内部团结,打出去的拳头能发挥出十成十的力量,这是每一个掌权者所追求的。

如今的部落里已经没有闲人,所有人都在紧张做着大战前的准备。

与大宋的军制不同,这等部落的军制基本上都是上马是兵,下马是民。每家每户只要有适龄男性,都是部落大军中的一员。

自己的儿子或是丈夫抑或是父亲要上战场了,要去拼命了,为家人、为部落去流血战斗,战场就在不远的前方。对于战争,老弱妇孺们自然无法上阵参与,但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参与。

战甲的任何破损都会被细心的缝补,这或许可以多抵挡一次敌人的攻击。兵器和弓箭一定会检查再检查,不能容忍任何的疏忽,因为每多斩杀一个敌人,离胜利就会进一步。战马也会得到最精心的照料,这是一家的顶梁柱在战场上的生死伙伴……

陈辰走在部落中,表情很严肃,他的身旁是身材魁梧的霞扎赞普。

部落里很安静,虽然不时人来人往,但每个人都神色谨慎紧张,且匆匆忙忙的。

此情此景,他的心情很是压抑。

如同正在准备的每一个部落中人,他当然也在为必然来临的大战做准备。不过普通族人是为个人的厮杀做准备,他则是为了所有人做准备。

从大宋带来的东西已全部分发了下去,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总好过没有,这也是他在物质上为这场战争所能做出的全部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