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关于女主的出场,详见作者说) (第1/4页)

小倩……

是不是还该有一个宁采臣呀?

第一次去陆家时,陈辰就在陆家花园中听人谈起过,后来的几次诗会也会听人提到。不过彼时是叫倩儿,此时却叫小倩。

想来是出了青楼便改了一个字,用来跟过往告别,但又不弃用了多年的名字。

方老请了小倩来谈琴,是真听琴?

想来是的,不过估计也有一些其它的心思。

比如说,小倩太缺钱?

请人来谈琴,显然是要给酬劳的,这也算是善意的帮助了。

他摸了摸口袋,发现一个子儿都没有。今天来谢家,没有花得着钱的地方,以他的性子自然不会想到带钱。

可惜了,早知带些钱来,也帮这个令他钦佩的小姑娘一把。

那就如果有什么力所能及之处、就帮帮她?

他正想着时,只听到身边的方老呵呵笑着,又把话题扯向了先前的“木兰陈”上。

方老自然是个饱学之士,学识不知比陈辰高到哪里去了,相应的对于诗词也敏感的多。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确实优秀,连普能读书人都读得明白,何况方老这等人?

不过方老似乎并不太过在乎这首诗,只是问了几句后,便把话题转向了他那些义正辞严痛骂人的话。

是了,方老除了饱学之士的身份外,还是一个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民族脊梁,对于那些话儿更加敏感。

顺理成章的又得了几句赞叹,赞得陈辰都有些难为情了。

夸完了,方老也终于问出了那个令他难堪甚至抓狂的问题。

“那位陆家娘子……与你果真是那等关系?”

陈辰不堪的低下了头,可紧接着猛的抬头,目光炯炯看着方老。

眼中惊喜之及。

方谢二老……或许解决这个难题能落在这二人身上?

方老被他的目光吓了一跳,不知他为何反差这么大。

陈辰想了一会,然后摇了摇头,露出一脸神秘的笑容。

不可说不可说,此时还不可说,既然有求于人,总得展现出几分诚意来。

“听琴,听琴,先听琴。”

……

古筝终于响了起来。

叮的一声,像是在人的心头奏响,随后便如行云流水。

陈辰虽不懂乐理,但对于音乐还是极为喜爱的,很多歌儿都能张口就来,尤其是中国风之类的风格更是爱极。

爱古风的人自然会对古筝爱不释手。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小倩的琴的妙处,反正是很好,反正把他的心抓住了,让他忍不住沉浸在琴音的世界里,随着她的悲欢离合摇荡。

更让他意外的是,小倩的嗓音极为有特色。

面对着方老与谢老这样的大人物,光弹不唱显然不合适,小倩弹了一会后,便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声音有些嘶哑但又不完全是嘶哑,用后世的话说,那便是小倩的嗓子乃是烟嗓。

这是天生的烟嗓啊。

与她的形象反差很大,很抓人的眼睛和耳朵。

听惯了清脆婉转的,再听这种风格的歌喉,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难怪小倩在这文州城名声这么大,即使消失好一阵还有很多人对其念念不忘!

就这种有特色的嗓子,换成谁也忘不了啊。

烟嗓,烟嗓……他转头看向方谢二老,发现方老正闭着眼摇头晃脑享受着,就连谢老这个军中出来的糙爷们也一脸享受的模样。

他看了谢老好一会,谢老竟然未发觉。

然后他笑了起来,笑的很开心。

有主意了。

借花献佛如何?

……

一曲终下,闭着眼睛的人终于睁开眼,随之便是掌声响起。

小倩站了起来,向着三位听众欠身行礼。

神情仍是那般恬淡。

陈辰站了起来,笑道:“今儿可真是大开眼界,果然是一弹真绝调,朱弦三叹有余音。陈辰先谢过小倩娘子。”

“当然也要谢谢方老和谢老,既然是谢,便不能口惠而实不至,所以小子打算借花献佛。”

“哦?”方老有些惊喜的看着他。“你小子打算如何借花献佛?”

陈辰嘿嘿一笑,指着小倩说道:“小子想先卖个关子,跟小倩单独待一会,然后再给二老一个惊喜,不知可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