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宋荣状元出身,宋嘉诺是他的儿子,天资刻苦一样不差,对于宋嘉诺考案首,宋荣视之为理所当然。故此,老太太执意要摆酒庆祝,宋荣也只令内宅摆了两桌酒,请了外头两班小戏,自家人热闹了事。对于儿子如此安排,老太太不觉怎样,倒是小纪氏肚子里有些不乐意。不过,她的注意力都在宋嘉语身上,无暇顾及这些。

宋嘉语再次有孕,老太太又格外的期待起戚氏的肚子来。或许是戚氏生福姐儿时伤了身子,她与宋嘉让夫妻恩爱,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老太太便想着给孙子两个通房丫头,好在给宋嘉让以准备武科春闱托辞了事。

宋嘉让的确在全力准备武科春闱,有了老婆孩子,家里经了不少事,宋嘉让愈发明白长子的责任,不再似往日那般贪玩,也想着靠自己搏个前程。宋荣已经与他说了,若是明年武科无所斩获,便为他谋个差使。

生于宋家,亲爹宋荣又是全帝都皆知的励志模范,宋嘉让自是想自己挣来前程。

丈夫一意为自己考虑,戚氏却有些焦急自己的身子,趁回娘家的时机,戚公府悄悄请了擅长内科的女医来戚氏把脉调理。只是,调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戚太太温声安慰女儿,“你同女婿年纪还轻,这事,莫要心急。心情不好,身子则不能好。”

戚氏点头,“相公对我,素来极好。”对宋嘉让,戚氏自来没有二话,帝都如她这般出嫁后夫妻恩爱和睦的,曲指可数。何况,宋嘉让外头瞧着粗犷,却很知体贴她的心意。在外,她对于丈夫,亦是百般维护。

戚氏心里还记挂着别的事,对母亲道,“母亲,我们大姑娘的亲事,你看可有合适稳妥的人家儿?”

说到宋嘉言,戚太太亦是感叹,“要说你家小姑子,样样都好,偏生运道不济。”宋嘉言及笄礼,是戚太太的主宾,想到当年宋嘉言及笄的种种气派,平日里也听女儿说过不少宋嘉言脾性手段,若无吴秦两家之事,就是嫁公门侯府,宋嘉言也能挑得起来。如今在帝都,尤其与秦家的亲事未成,帝都说宋嘉言闲话的人不少。真正的一流门第,怕是难了。哪怕二流书香之家,说不得也会挑剔宋嘉言的名声问题。现在,最好是有知根底的亲近人家儿,如此,宋嘉言嫁了不受气,最得实惠。

戚太太先问,“你婆家怎么说?”

“大爷是想着小姑子嫁在帝都,以后来往照看方便。若是小姑子嫁到外地,不要说大爷,便是我,也有几分不放心。”不论是夫妻情,还是姑嫂情,戚氏处理的都很不错。

戚太太略一思量,犹豫道,“要说亲戚家,也有几个适龄子弟,只是不大出息,你公公是个好强的人,又偏爱书香门第,咱们家亲近的,多是有爵人家了。”

“只要人品好,母亲只管跟我说,我跟小姑子提一句,并不为过。”戚氏笑,“我家小姑子与寻常闺秀不一样,她并不慕钱权财势,只要人好,以后日子安稳就行。”

戚太太笑应了。

宋嘉言对亲事寥寥,宋荣宋嘉让却没法子不操心。先时一意不愿宋嘉言早嫁,如今宋嘉言难嫁,两人又自心头蹿火。

宋荣先时挑的都是吴双、秦峥一流人物,先不论人品,才干都是一等一的。如今自心里也愿降些要求,只是,这要求一降,看到那些各有不足的少年,宋荣心内种种难平之意,就不必提了。他这样精心养育出的女儿,不论自身素质,还是出身陪嫁,却只能迁就二流子弟。宋荣从来并没有拿女儿攀附豪门的意思,但是,委屈女儿嫁给一个配不上女儿的男人,宋荣自心底不愿意。

宋嘉言倒是没什么反应,她的心思,都在铺面生意之上。

转眼便是寒冬初雪。

今年帝都的雪似乎格外的大,下了一场又一场,百年未遇的寒冷让上流社会的公子姑娘早早的披上了轻裘宝衣,趁着雪赏一赏梅花,温一温美酒,自是赏心乐事。

对于帝都的平民之家,这样的大雪,已是覆顶之灾。

宋荣更加的繁忙,雪一场接一场的下,这已经不是“瑞雪兆丰年”的意思,完全是雪灾啊。而且,并非帝都一个地方,整个东穆国北部六州包括帝都,都上了雪灾救援的折子。户部银钱艰难,虽然前头有户部尚书顶着,宋荣身为户部侍郎,也不是很轻松。

宫里太后宫妃都捐了自己的私房首饰,大臣诰命们自不能例外,宋荣也捐了不少银子。宋嘉言看父亲忙碌至此,道,“若爹爹觉着可以,我叫掌柜联系帝都的大商家,看各家愿不愿意捐些银子。”

现在只要有银子,宋荣哪里还会有不愿意,叮嘱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