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贤侄可有婚配?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哈哈,陈将军你来了,快请进!” 看到热情的蔡邕,以及蔡邕身后的三人,陈宇有点受宠若惊。 “蔡大人客气了,诸位大人都是在下的前辈,今日不论官职,诸位称呼在下名字便可。” “贤侄说的不错,某与贤侄有过几面之缘,诸位又都是大了贤侄一轮,我看不如便称呼瀚海或者贤侄正好。” 卢植大声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称你一声贤侄可否?” “不过你也别称呼我等前辈了,老夫为你介绍一下。” “方才这位你知道,卢植卢大人,这二位也是老夫的好友,孔融和王璨都是京中大儒,你便称呼我等伯父好了。” 陈宇见状乖乖的叫了几声伯父,随后在众人的拥护中进入了蔡府。 刚坐下,孔融便开口说道。 ”贤侄啊,你所作的那几首诗词当真是让老夫颇为欣赏,特别是那篇三字经,已经成为了大汉各大书院的蒙学之作,不少世家的私塾也是如此。“ 贤侄当真是好文采,世人皆知贤侄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今日老夫厚脸想问问你还有没有没有流出的诗词,让我等再欣赏一番?” 孔融一脸期待的看着陈宇,卢植和王璨也是如此,其中卢植虽然曾经是武将,但是他却是一个儒将。 四书五经以及军事方面都是精通的人,听到孔融的建议卢植也是很期待。 不过此时蔡邕就不大乐意了。 “我说文举你这话就有点为难人了吧,今日我好意邀请贤侄过来,可不是为了给你吟诗做兴的。” “况且寻常人一生能够做出一首着名的诗词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这一见面你便让贤侄再拿出一首媲美三字经的诗文来,不是为难人吗?赶紧喝你的酒。” 蔡邕笑骂道,不过转头又和陈宇说道。 “贤侄啊,你可不要听文举瞎说。不过若是你真有,那你还是不要私藏了,拿出来给伯父瞧瞧!” 蔡邕的角色变换的很快,转眼就和孔融一样期待了起来。 孔融本来被蔡邕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结果蔡邕整这出,顿时让孔融无语,不过眼睛还是火热的看着陈宇。 众人一生都是致力于文学方面,对于流芳百世的佳作那是随时都垂涎三尺的,一个个的眼冒精光的看着陈宇,仿佛要将陈宇吃了一样。 陈宇被几人看着有点不自在,只好决定在向先辈们再借鉴一首了。 “诸位伯父,你们可莫要再这样看着在下了,此情此景正好贤侄想到了一首诗词,不过到底能不能流芳百世我就不知道了。” “还真有!” 众人一喜。 “贤侄尽管道来,贤侄的出手必是佳作,我等便好好品鉴一番。 随后众人安静了下来,看着陈宇。 陈宇沉吟了片刻,想到了一首符合此刻这个场景的诗句,接着向前一步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陈宇不断地开口,一句句诗词脱口而出,很快便念完了这首词。 话毕,四个老头都闭上了眼睛回味这首词地意境,半晌后,众人睁开眼睛。 蔡邕开口说道:“贤侄果然好文采,这首词又是一首佳作啊,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便能做出如此旷世佳作,好好好啊!” 蔡邕刚夸完,孔融也夸赞道。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好词好词!” “果真是好词,贤侄不仅带兵有一手,这诗词歌赋也是信手拈来呀!”卢植也忍不住夸赞道。 最后四人连番夸着陈宇,让陈宇有点汗颜,最后还是王璨说道。 “伯喈啊,贤侄如此有才,又对你的脾气,不如就将你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得了,正好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蔡邕闻言眼睛一亮。 “对啊,此前河东的卫家还上门想要求亲,不过琰儿没有这个心思,况且那卫家的公子也没有什么才华,只是靠着祖上的余荫罢了。” 说到这里蔡邕看向了陈宇问道。 “贤侄,不知你现在可有婚配?” 听到蔡邕的话,陈宇微微一愣。 “怎么又扯到这上面来了,难道是想要将蔡文姬嫁给我?” 想到这里陈宇很快就答复道。 “伯父,在下常年征战,还尚未婚配。” 蔡邕闻言继续说道。 “那太好了,老夫有一女儿,善于音律,正好贤侄精通诗词歌赋,你们二人简直就是天作一对儿!” “若是贤侄不嫌弃,那老夫便做主将琰儿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 陈宇闻言心中一喜。 “没想到还没有见到蔡琰,他父亲就将她许配给我了,不过也不错,反正蔡琰也是有名的美女,有才又有相貌,我就不客气了!” 随后陈宇对着蔡邕行礼道。 “小侄也听闻过伯父之女,确实是国色天香,伯父愿意将爱女许配给晚辈,晚辈自然是愿意的。” 听到陈宇的回答,众人都笑了起来。 “好啊!这以后你们就是翁婿了,想必以贤侄和侄女的才华,说不定日后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孔融高兴的说道,看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