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张小凳子和一张书桌。

秦小官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不禁有了丝丝的自豪,因为他终于成功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步,为自己谋取了一份正当的差事。同时,在这里他更可以好好的读书,积攒银子,以期来年科举金榜题名。

秦小官信心十足!他走出了自己的房间,来到院里,双手高举向天舒展了一下身体。望着头顶上空舒展的松枝,秦小官有一种想高声呼喊的冲动,但是他赶紧把这个冲动压制了下来。因为他是很清楚自己的嗓门有多大!

这院子是一个看书的好环境,但他还要做点什么,来营造一个清雅、朴素的氛围。秦小官很快有了想法,也有了动作。于是在“聚云松”的根端,很快便有一张小木桌靠树而生,两旁还各有一只小木凳。木桌表面光滑如镜,显现出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而边缘却粗糙如故,保留着原来的树皮。在这小木桌的点缀和陪衬下,那古老的“聚云松”便立即多了一分生气,也显得更加苍翠挺拔了。

也许这样就完美了吧,但是秦小官觉得还不够。他又在巨松的枝桠下,挂了一个秋千,以作休闲之用。反正这里也很少有人来,秦小官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嘲讽,何况他也很少会去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秦小官在新搭的秋千上晃悠着,悠然地看着手中的书。他上京赶考的书都遗失在了山间,现在他看的,正是谈寂嘱咐他一定要看的两本书之一——《素女经》。

“黄帝问素女说 吾气衰而不和 心内不乐 身常恐危 将如之何 素女曰 凡人之所以衰微者 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 尔夫女之胜男犹水之胜火 知行之如釜鼎……”

秦小官读着素女经开头的话,觉得这些话并非如自己所想的那样不堪入目,并且其阴阳之说倒也暗合医理,看来谈寂所言,句句属实。只是当秦小官看到那句“阴阳交接之道”的时候,他心头有点懵懂的感觉,似乎是糊涂,但似乎又有点头绪。秦小官也不急于求解,继续读了下去。

“能和五味以成羹胜 能知阴阳之道 悉成五乐 不知之者身命将夭 何得欢乐 可不慎哉”

秦小官再读下去的时候,看到那“不知之者身命将夭”的话时,秦小官心中更是大惊,暗暗庆幸自己听了谈寂的话,将这儒家学子不屑一观的书细细的看了下来。不然的话,他哪里知道原来那男女阴阳交媾竟然有如此多的考究,不得其法的话,竟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夭亡。于是秦小官放开了心中的顾念,专心研读了下去。

其实秦小官对身体的担心是多余的,毕竟他的身躯可是比猛虎、饿狮更强健,要说有女子能让他的身体精血受到亏损的话,这女子定然不是人间凡物。

于是秦小官便带着好奇之心孜孜不倦地研读了下去。幸好素女经上面所载的都新奇无比,让秦小官大开眼界,其中之说更非无稽之谈,往往能与中医之理相迎合。对于里面的各种曼妙姿势、交接之道、温存之法秦小官看得倒是似是而非的,毕竟他未经男女之道,于其中滋味只能全凭猜度。虽然经上也有谈“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个中滋味,但是那毕竟是纸上谈兵,秦小官如何能意会到呢?

但是无论如何,秦小官已经将经上所载的东西尽皆记了下来。因为他本来就聪慧过人,受过谈寂的改造后较以前又更胜了一筹,现在的秦小官就算不能过目不忘,也差不了多少了。

诸多记载之中,令秦小官收益菲浅的便是其中的养生与练气之法。其中阐述了如何利用阴阳交合之术来吐故呐新,吸食天地阴阳之精气,以达到强身健体、保元长寿的目的。秦小官于此节非常感兴趣,觉得其中所载妙不可言,实有夺天地造化之功。心念到处,他恨不能找一个心仪的女子,立刻应证一番。当然,秦小官还不知道那应证之法是如何来着。

秋日逐渐往西转去,直到暮色渐至,秦小官方才将素女经上所载的言说研读完毕。但是其中很多地方,秦小官经过反复推敲尚不能明白,这让他更觉得此书博大精深,并非一日之内就能尽皆通晓的。

是啊,很多东西在一日之内是难以通晓的!但是,也许一夜过后,便尽皆通晓了。这个道理,秦小官却是在后来才明白的。

晚饭是一个叫怜香的丫鬟送来的。

见过她的样子后,秦小官就知道为什么她会摊上送饭这一类苦差,同时也暗暗佩服金山的精明和吝啬。因为这个叫怜香的丫鬟,全身上下并没有一点可以让人有“怜香惜玉”的地方,相反,还会让人有一种极度厌食的感觉。这正上金山的精明之处,找出这样一个人间极品的丫鬟来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