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早餐完毕后,孙谋三人便将军中所有的刺客集合起来,又从这些刺客之中筛选出三千名佼佼者,命他们立即赶赴庐江平原。尽量探知对方是否有什么阴谋。三千名刺客立即领命出发,孙谋看着三千人消失的背影,铁石心肠的他有些惆怅。毕竟这三千人能有几人回来还是个未知数,在神级强者眼前探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即孙谋传令驻军,两日后兵发庐江平原,军中诸将士做好准备。

却说三国联军中那三千名刺客踏出十方学院赶赴庐江平原的时候,三国的各个城市的守军也与起义军达成了共识,他们不再限制这些起义军的行动,但是起义军也不得再对他们进行攻击。这些人本以为这件事情很难达成,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起义军居然没有任何刁难的便答应了下来。

当关闭已久的城门开启后,这些起义军一窝蜂的冲了出去,而随着他们一同冲出去的还有城中的妇孺。转眼之间原本繁华的城市便只剩下那些守军,那些百姓携老带幼的随着起义军一同离去。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些守军们亦是面面相觑,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事情,这样究竟算不算完成了皇帝的命令?他们也无法判断,只得将城中发生的事情以加急文书的形式向自己的君王禀报。

三国君王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本以为那些百姓只是因为不满城中禁令,再加上有人煽动才会发生暴乱。以为这一次下令,会使得那些百姓放下武器各归其家。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纸诏令下去后,却使得那些城池变成了空城,除了贵族之外以及那些守军外再也没有一个百姓了。

当孙谋等人得之这个消息后也是惊诧不已,最后还是孙谋想到了,这些离家而去的百姓最有可能去的地方便是庐江平原。好在有不少百姓想要到达庐江平原都要经过十方郡。难怪叶吟风等人敢毫无顾忌的约战庐江平原,原来是有这些起义军做后盾。当即孙谋下令,留下一百万常规军队驻守十方郡,任何想要通过十方郡的百姓都要截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武力,但是要尽量避免出现杀伤。

孙谋不敢让这些人都涌到庐江平原上去,这些百姓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也不是真正的士兵。但是人数庞大,而且在面对这些百姓的时候,不论是他孙谋还是三国君王都投鼠忌器的感觉,他们不可能纵兵去斩杀这些百姓,这样很有可能遭到士兵的抵触,到时候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孙谋所料的没有半分错误,钱氏一族的家将在叶吟风等人脱离十方学院的时候便收到了来自钱氏一族的命令,随时准备带着他们所能掌握的起义军离开所在的城市,若是守军不允他们这些人可以展现属于修者的实力。总之一句话,那便是在接到命令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出城池。

好在三国君王被叶吟风那神出鬼没的身手所吓到了,下令各城守军与那些起义军和解。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些钱氏一族的家将在起义军中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更是声称,叶吟风为了解救这些百姓将与三国联军在庐江平原之上决战,他们这些人虽然不能和三国联军的王牌军队相比,但是也要助叶吟风一臂之力。

这些百姓本就是知道叶吟风统一大陆后的种种举措,且十分支持叶吟风。这一次更是没有任何犹豫,反正叶吟风若是兵败,他们这些参加起义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故此在钱氏一族家将提出赶赴庐江平原相助叶吟风的时候没有人提出异议。

正是因为这样,当城门打开的时候这些人携家带口的向着庐江平原冲去。

两日之后,三国联军除了留下那百万大军驻守十方郡外,其余的军队亦是启程开赴庐江平原。

第四百七十二章 齐聚庐江

庐江平原位于庐江西侧半里之地,此处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但是仙武国的百姓却鲜有在此开垦农田的,究其原因,便是这庐江之水每过数月便会爆发一次洪水。傲竹枝当政之事亦曾经想要治理庐江水患,毕竟这庐江平原的土地极其适合种植农作物。

可傲竹枝即便是召集了全国的水利人才也没有人能够弄清楚这庐江究竟为何频频爆发水患。傲竹枝亦曾经派遣修为高深之士潜入庐江之中,想要看看这庐江水患是否有妖物兴风作浪。可结果依旧是一无所获,故此仙武国只能坐看这庐江平原大片的肥沃土地无法耕种。

因为庐江何时爆发洪水之期无人能够预料,便使得这庐江平原人迹罕至,蒿草茂盛。可是这半个月以来庐江平原却是人声鼎沸,从十方大陆各地赶来的人汇集于此。这些人自然便是来自于各个城池的起义军,这些人穿着各色的服装,打着各样的旗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