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容相曾说过,如果有一天,他失踪了,必是去了当去之处,让我们不要寻他。”

燕凛一掌击在案上:“你当朕是赏罚不明的昏君吗?他有大功于国……”

封长清苦涩地道:“皇上,正因容相有大功于国,才不宜寻回来啊,他已是托孤重臣,当朝首相,对于这么大的功劳,皇上还能再赏他什么?臣子功劳过大,于国于君,只怕不是好事。再说,容相一心要成就皇上为千古名君,名君需要忠臣能臣,却并不需要名臣,权臣。”

燕凛颓然失色,沉默了一会儿,才挥了挥手:“你先退下去吧,朕要清静一会儿,吩咐 外头,没有召唤,不许进来。”

封长清恭敬地行礼告退。体贴地为他掩上了御书房的大门。

燕凛无力得往后一靠,只觉心头,忽得痛不可当。

他恨了他这么多年,原来全是错,为了他不肯正眼相看,所以奋然而起,拼尽了全力,就是想要他吃惊,想要他刮目相看,想要他后悔,不该冷待了他,想要他知道,他不是一个无关紧要,什么事也做不了的柔弱孩子,他是大燕国的君主,他会成为一个英伟的帝王。

可原来,那人一直以来都在暗中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为他的每一天成就而欢喜,为他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近乎欣然得等待着他的成长,他的强大,哪怕他强大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毁灭他。

燕凛低下头,用手掩住自己的眼,却不知是否掩得住忽然想夺眶而出的泪水。

那人一直守护他,造就他,为他着想,哪怕被他凌迟,受尽苦楚,依旧拼尽一切,出手救他,哪怕全身伤痕,血肉淋漓,依旧温柔地嘱托他。

他慢慢把手下移,死死按在自己的嘴上,唯恐转瞬之间,嚎掏的痛哭就会失声而出。

但他已不能哭,他的身后,再没有一个叫做容谦的人,为他挡风遮 雨,为他苦心筹谋,他的眼前,摆着一个要他治理的国家,无数要他保护的臣民。

他是帝王,他不是孩子,他没有痛哭的权力。

耳边仿佛听到那人最后温柔的叮咛。

“答应我,做个好皇帝,做个快乐的人。”

他的喉咙发出嘶哑的呻吟。

为了你,我会做个好皇帝,但是,终我一生,再也无法做个快乐的人了。

第二部 且容天下

第十六章 … 青姑

少年君主亲政,少不了要有些示恩于民的举动,大赫天下,减免赋税,都是必然的。对皇帝来说,这是规矩常例,也是个好采头,对朝廷来说,这是为新主子营造一派盛世景象。你好我好他也好罢了。

但对老百姓来说,却是真正得了实惠的。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中,税额变动,影响最大的就是乡村农户,一道减税的政令,也许就可以给无数贫寒的农民以无限的希望。

平安村因为是京城邻近的农村,所以远比普通村庄富有,得到减税的好消息,更是锦上添花,正值村长嫁女,大小喜事一冲,几乎全村人都面带笑容。

对于淳朴的农民来说,眼前的好处最重要,人人交口地念几句皇上老子真圣明以表感激之情,至于一个多月前,京城的肃杀,掉下来的无数人头,和他们的世界全无关系,自然也无人在意。

适值村长嫁女,喜上加喜,本来平安村人的生活就较为殷实,又听到对全村人来说,最好的减税消息,更加精神振奋,索性就在家门口摆上流水席。全村老少,无论礼多礼少,随便坐,随便吃,吃饱为止。

整个平安村笼罩在一片洋洋喜气之中,流水宴席,宴席流水,来来往往的村人,个个笑得合不上嘴。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受欢迎的客人。比如那个在宴席附近徘徊不去,被人赶到东,又赶到西,依旧眼巴巴看着一桌桌好酒好菜的单薄身影。

“去去去,村长嫁女儿,你来添霉气做什么,小心被乱棒打出去。”

“我看是来沾喜气的吧,青姑也二十多了,不乘这机会,沾点儿村长女儿的喜气,还怎么指望嫁出去。”

“我看快了吧,谁不知道青姑家里已经住了男人。”

“就那个废物?要不是他得靠青姑养,会在她家住下去?”

“这样才好啊,一个嫁不出去的女人,和一个没有人养就活不下去的男人,不正好合适吗?反正青姑没有父母,村人也不管他,那些个贞洁啊,规矩啊,也没有人和她讲究。”

“是啊,青姑,你和你的野男人好好在一起过日子得了,跑这来碍人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