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敢情这位以为自己啥都不知道,是一个不开窍的呆姑娘?忍不住换了个立场,以甘菊的视角来看自己,呃……,还不到十四岁的小夫人,年幼、青涩,小姑娘家家的什么都不懂,娘家又没有势力,实在是太配不上自家老爷了。

这不……,连个小日子需要避讳都不知道。

玉仪感觉怪怪的,这哪里是通房丫头啊?从前叫自己去约束罗熙年,现今又担心自己不知道避讳,难道以后也都……,同学你操心的事还真是多。简直堪比蔡妈妈,哦不……,蔡妈妈都没有这么热心,没有这么无微不至的关怀。

心内不由自嘲,连一个通房丫头都看不起自己。

甘菊见她一直不说话,以为还是因为那天的事恼了自己,咬了咬牙,小声道:“其实那天我劝过老爷的……,可是老爷不听。”

玉仪一时没听懂,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

不由微微蹙眉,眼前这位是不是有点缺心眼儿,不知道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敢情你还劝过,结果是被迫服从命令了。

“你下去吧。”玉仪不想跟她多说下去,免得给甘菊一个错觉,好像自己真的什么事都不懂,都要由她来提醒。

甘菊抬头,见自家夫人眼神里有着坚决,不便反驳,只好应了一声,“是。”走出门时,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玉仪不喜欢这种眼光,但一时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不由想到另外一件烦心事,这几天罗熙年要去睡甘菊也好,睡书房也罢,等到下一次自己滚床单时,难道还要再让甘菊进来服侍?这种感觉太别扭了,像上次即便明知罗熙年没对甘菊做什么,但是晚上睡觉时,还是不自禁生出一种排斥心理。

睡就睡吧,别在自己面前晃悠就行了。

玉仪想来想去,却是这也不合适、那也不妥当,正在没有主意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以退为进的法子。

嗯……,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吧。

午睡小憩后,玉仪让倚云拿出了账册对账。

既然打算在罗家站稳脚跟,要把六房夫人的位置坐正坐稳,那么经济大权一定要握好,这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本来账册交给玉仪都十来天了,一直没有动静,倚云还想着是不是夫人年纪小,没有那个能力管账目,没想到今天又想了起来。

出乎倚云的意料,玉仪对账目这种事有着清晰的头脑,两本册子一对,各种进项支出看的明明白白,只是问了一些府里旧年的规矩。而且夫人还写得一手好字,倒是不用算盘,只在纸上胡乱画了些奇怪的符号,很快就把账目理清了。

六房没有单独过日子,走的帐几乎只有一样,那就是罗熙年的支出,玉仪粗粗算了一下,这位散财童子一年得花二、三千两银子。不由想起当初甘菊的话,让自己劝一劝罗熙年,心内摇了摇头,这事儿还得婉转着来。

比如像以后的人情来往,自己事先替罗熙年办好了,只要东西合适,估计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不是由得他随手一挥银子,让下面的人去办,白白花了冤枉钱不说,买的东西还未必实惠。

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得罪了下面捞油水的人?

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玉仪一下子觉得多了很多事,果然人不能闲着,有事做才会有精神,而不是整天自己胡思乱想。

在罗熙年看来,卯足了劲儿的小妻子更可爱了,也比从前有朝气了,…于是再睡了几天书房以后,某人就更想滚床单了。

然而玉仪在滚完床单后,还要把甘菊叫进来,心里的那个念头不由更加强烈,可惜苦于没有机会,只得忍了又忍。

这个纠结的问题,一直在玉仪心里打滚了好几天。

直到今天,玉仪去书房给罗熙年送莲子羹,因见人睡着了,就轻手轻脚把碗放在了旁边,又溜到小隔间里,准备拿点薄东西替他搭一下。

却不料看见书柜上的一个乌漆盒子,和连翘的描述差不多。

会是什么?好奇心促使玉仪打开了盒子,不由吃了一惊,难道是……,拿起一个元宝翻转看了看,上面印着一个清清楚楚的“顾”字。

这是外祖母家自己让人铸的,……怎么会被人交到了甘菊手里?肯定不会是顾家的人,那么会是谁呢?玉仪想到了点什么,元宝……,船上送人……,再对了对时间,总算大致明白过来。

也就是说,当初方嬷嬷让琼姿转交的金元宝,不知怎么回事,最后落在了琼姿的手里,然后她又暗自交给了甘菊?如果交给自己还说得过去,无非是提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