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母子二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在大年初一从农村赶过来帮助他们。而客厅里的这些亲戚们,早在高致远锒铛入狱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更甚者,高阳的至亲大舅在大街上见到母子二人,也装作视若不见。

人情冷暖,虽然在前世就已体会至深,但见到这些人,高阳依旧心潮难平。

推开父亲高致远书房的门时,高阳才将心中的愤怒平息下来,恍然想到今天是大年三十,怎么这些亲戚都赶来了?莫非他们约好的?

书房里烟雾缭绕,老爸高致远和彭学彬面对面坐在椅子上,皆是一脸严肃。

见高阳进来,彭学彬招招手示意,笑道:“我们日理万机的高乡长终于有时间回来过年了。”

高致远笑骂道:“这小子当了不到两个月乡长,就惹了不少麻烦,这样下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江北干下去。”

高阳讪讪一笑,走到彭学彬跟前,恭敬道:“彭伯伯过年好。”

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与彭学彬相见,前世高致远身为副书记,就与彭学彬关系极好,两家也时常互通有无。高致远死后,彭学彬受到牵连,两家从此再无联系。

彭学彬站起来,亲热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小家伙血气方刚,有些脾气是正常的。不过身为乡长,你的责任是带领全乡展经济,并且还要维护党委班子成员的团结,可不能任意妄为啊。”

高阳虚心道:“彭伯伯的教诲我一定谨记在心。”

“嗯,遇到困难也不要怕,有我和致远在你身后,就算当不好这个乡长,东安省也还会有你一席之地。”彭学彬笑眯眯的说着,语气中透着一股子真挚。

高阳心中一热,彭学彬这句话表明了他和老爸高致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随着一二把手的位置而有所改变,等于说给了他一个护身符。

就算在大兆乡铩羽而归,他也会帮助高阳找好退路。

“行了,你出去吧,我和你彭伯伯还有些事要谈。”高致远笑着对彭学彬点点头,他当然清楚彭学彬这句话等于是给了高阳一条阳光大道。省委书记的嫡系,能够放出这句话,若是传出去,恐怕整个江北的干部都要仔细掂量掂量。

“致远,让小阳也听听吧,国企改革不止是浦海的事,江北的国企更多,面临的问题更严重,我觉得应该让小阳也了解一下。”彭学彬喝了口茶,和蔼的看着高阳。

………【第五十五章 【城开司】下】………

第二更到,继续求推荐票,探花用更新来报答诸位的支持!

能让市委书记大年三十找市长商讨意见,足可见浦海国企的改制问题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刻。

事实上就在昨天,浦海市造纸厂的工人围堵市政府要求薪过年,八百多名工人静坐在市政府门口,导致交通瘫痪了四个小时。

在过去的一年中,浦海市国企已有近三十家濒临破产,几万名工人在家待业,为这座位于小江中游的中枢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华天地产非法侵占国有资产一事经媒体披露,更是引了工人大游行。

高致远接替高龙担任浦海市市长,虽然是提拔,但也可算是坐在火山口上。一旦无法顺利解决国有企业改制的事情,市长很可能也是他仕途的终点。

“我认为国企改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改?如何去解决工人下岗的问题?”彭学彬说到这里时,一脸无奈。

目前浦海市领导班子因为企业改制的问题引了严重的分歧。以高致远为的改革派认为既然要改制,就应当痛下决心,该卖的卖,卖不掉的就彻底关停,下岗职工可以用再就业,可是国企如果再不进行改制,浦海市的财政就要彻底被拖垮。到时候再亡羊补牢,恐怕要承受更大的牺牲。

以常务副市长张志刚为的保守派则认为国企无论如何都不能卖给私人,这样成什么了?岂不是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更何况近十万的下岗工人需要解决工作岗位,市政府拿什么来解决?

两方为此争论不休,市委市政府领导也纷纷各抒己见,导致市委书记彭学彬一时也难以决断该如何抉择。

今天来找高致远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够略微收敛一下激烈的态度,不要搞一刀切,而是分步骤,一点点下刀。这样不会引起领导班子的分歧扩大,也不会引社会动乱。

高致远当然能明白彭学彬的意思,虽然他也明白仓促的对国企进行改制,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最终会影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