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进步女学生(26) (第1/2页)

张记者推推眼镜说:“没必要那么生气,这种事情很常见。像我们跑新闻的,一次两次根本得不到客观的信息。工人不按厂里教的说,肯定会受罚。只是这个人尤其贪心罢了。”

“张记者,咱们是来揭露工厂剥削工人真相的,你有办法吗?”苏瑾歌问。

“你幸好是遇到了我,这时候各个工厂都有后台,日报为了安全考虑,很可能不会刊登有些信息。我能刊登,等着吧。”

张记者带着苏瑾歌去找了管事,说想做一期调查,宣传印花厂,不知道管事的知不知道别的工厂的待遇。

管事的一见两个人就头疼,少东家邀请他们来,好吃好喝接待还送了那么多布料。怎么那么不懂事偏要人家说唱机密呢?

“这……各个工厂的待遇大致都差不多。我们不知道别的厂的信息。”

“管事您好,我知道咱们这个印花厂是平城第一个印花工厂,少东家又那么和善,所以我们要告诉您一个消息。简家的工厂想要进军印花行业,就给了我们一笔钱让平城日报宣传。

不过我想着一定要了解正确情况才去宣传。不然我和那些包庇自家亲戚的贪官有什么两样?虽然简家和我们家有亲戚,可为了我爸的官声着想,我必须站在公正的一面。如今给了你机会,你不说我不了解情况也没办法,只能简家怎么说我们怎么写了。”

苏瑾歌摆出高姿态拨弄着手腕上的镯子说。

“这是真的?”管事的面容凝重:“这是大事,我必须告诉少东家。”说着就要去打电话。

“唉……等等!”苏瑾歌阻止他:“这件事是机密,如果宣扬的大家都知道了,我大姐肯定饶不了我。您先别急,配合我们调查,等我们走后你再告诉你们老板。不然岂不是谁都知道是我说的了?刘管事,我为您考虑,您也要体谅我的难处才是。”

“行,苏小姐。对于各个工厂的状况我是了如指掌。只是富生纱厂要做的事,还请您给我透个信儿。让我们有个准备,你们上过学的都明白道理,恶意竞争只会让这个市场越来越乱。我们少东家秉持着工业救国的信念,要是市场乱了,还怎么救国?”刘管事殷切的说。

“说的是,我爸最疼我,你们告诉我印花厂的难处,我再给爸爸透个信,他肯定不会让纺织业市场乱的。”

“那就拜托您了。”刘管事弯腰鞠躬,显得很谦卑。

这样刘管事就答应了他们的采访,他们来到办公室,张记者拿着笔准备记。

“刘管事,我听说工厂收童工?”苏瑾歌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生计艰难,家里能走路的孩子都坐着糊纸盒,一个月能赚一块钱,在这里一个月能赚十块钱。还是挺好的,只是有些工厂外包出去,管理不规范,工头就打人。富生纱厂虐待人的名声早就传出来了。有的孩子就跪我们厂门口说要来这里做工,不敢去富生纱厂,说去了要死人。

我们也可怜她们,不过厂里没有多余的位置了,我们能占据的市场份额就那么多,再多开一条生产线厂里就入不敷出了。所以还希望你们能宣传我们印花厂,厂里生意好了,才能收留更多的工人。”

“是这个理儿。”

吃饭的时候李大厨给她们做了小炒,味道不错。

女孩子们挑选了满意的布料,听女工说了一下午的布料搭配,晚上心满意足回去了。

都说这次毕业活动特别有意义。

晚上苏瑾歌整理了富生纱厂虐待工人的证据,写了报道。简家是他们亲戚,为了不让大家难做,她写的报道把矛头专指包了整个工厂的李三,同时也指出纱厂管理不严格不规范的错误。

报道一发表,引起轩然大波。

这时候的普遍观点还是工人工作赚钱多,一个普通警察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块钱,一个女用一个月的工钱是三块钱。一个在码头上卸包的苦力,一天至多能拿两块钱。黄包车车夫一天也能拿一块大洋。

但是码头扛包的和黄包车车夫的收入不固定。一个月赚的钱减去吃的喝的住的,还比不上工人。

工人是大家艳羡的工作,挑选的人要身强体壮,手脚麻利,身体健康才行。但是大家都想不到工人竟然遭受这样的对待。

那些血淋淋的童工就诊数据也刺痛了不少人的眼。

很少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伤,大多是工头打的。

苏瑾歌写的报道不太规范,但是中心思想抓的很准,从民国宣传的人人平等到工业振兴国家,连工人的待遇都保障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