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骑马找马 (第1/3页)

夏末,太阳依旧调皮,暴晒着大地。

牛角村东头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树干如小山包那般,枝繁叶茂笼罩住一大块地方。

榕树下建着庙宇,庙门前四四方方的土台子上,一座雕像位于正中间,这里是牛角村人祭祀的地方。

这一天是周帝国的传统节日,村民们聚集在老榕树下忙活着,有的劈柴火,有的架锅,有的赶牛羊。

全村几百口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里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为祭祀做准备工作。

今天是个好日子,伺候张大老爷祭祀之后,便可以尽情的大吃大喝,常年不沾荤腥的人们可是乐坏了,脸上洋溢着笑意穿梭吆喝。

庙背面的柴火堆上蹲着一少年,约摸十六岁,他是牛角村里长的孙子张虎。

张虎嘴里叼着根稻草,对柴火堆下拿斧子劈木头的四五个少年骂喝道:“怂包,再慢悠悠,没肉吃。”

“咕咕...”

劈柴的少年们肚子不时叫唤,饿得头晕眼花,挥动斧子的手软绵绵没一点干劲,毫不在乎张虎的喝骂。

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像今天这样的日子可不多,他们从早上就没进食,空出肚子,以便等会能吃多点。

张虎估摸这样下去柴火肯定不够用,跳下柴火堆,大脚揣在一少年屁股上,笑骂着:“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一点小事还要大哥亲自动手。”

他夺过斧子,左手抓起木头,搁在木墩垫子上。提着斧子的右手高高抬起,松开抓木头的左手,斧头落下将木头破成两半。

咚咚咚......连串的斧头斩击声,没一会,张虎就比其他少年劈出更多木柴。

张虎膀大腰圆,比起同龄的孩子块头大些,平时在里长爷爷高压教导下,无论下田刨地,还是刀枪剑戟都玩得不错,干什么一人都能顶三四个。

张虎手上不停,对着小伙伴们摇头叹息道:“怂货,一顿肉而已,至于从昨晚就饿肚子等嘛?”

“我们是怂货,虎哥,你是傻。”

“我爹可说了,这一顿不吃撑,那就亏大了。”

“去年,三蛋叔嘴长包,吃不了东西,回去躲被窝里哭呢。”

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驳斥张虎。

张虎无言以对,也理解,人穷志短,生活在这么个世界,一顿肉的诱惑太大。

他不是这个世界本地人,从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穿越而来,抗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类奴隶生活,更难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

“虎子,虎子......”

就在几人劈柴闲聊时,一中年大妈火急火燎地奔向他们这里,喘着粗气,边跑边嚎。

张虎抬起头,知道麻烦事又来了,作为里长的孙子平日无大事,芝麻绿豆的小事一箩筐,“桂花婶,别急,什么事慢慢说。”

张桂花气还没喘均,着急忙慌道:“虎子,三蛋还有二狗他爹去宰牛羊了,这可怎么办,耽搁了张老爷的事,可了不得。”

劈柴少年二狗听到他爹去宰牛羊,非常高兴:“婶,宰牛羊就宰牛羊呗,不宰等会咱们吃啥,好事,急啥呢。”

张桂花眼里,张老爷的事就是天,可不敢有纰漏,急得话都不能说明白,别人还没听懂她的意思,更加着急:“哎呀,你个瓜娃,哪哪都缺人,虎子这该怎么办?”

越急越乱,这话还是没说明白。

张虎摸着额头,到这个世界几年,他已经习惯人和事,虽然张桂花没把话说明白,但他听懂了。

原本二狗,三蛋的老爹安排砌灶台,可杀牛羊的人手不够,应该是临时调走了一些,岗位人员空缺。

张虎放下劈柴的斧子,对张桂花安慰道:“婶,这事我知道了,问题不大,你先去忙你的,交给我了。”

张桂花的男人负责砌灶台,人调走后忙不过来。

要是耽误张老爷的事,她们家要受责罚。

听到张虎打包票,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来:“虎子,知道你主意多,事交给你我放心。”

张虎打发走火急火燎的张桂花,咬断嘴里的稻草,指挥道:“别劈了,二狗,猪毛,你两把你们家还有我家劈好的现成柴火拉过来。”

“其他人跟我去砌灶台。”

猪毛跟三蛋听到拿自己家现成的柴火,心里可不高兴了,脸皱的跟苦瓜似的:“虎哥,为啥拿我们家的柴火,别人家的不行嘛?”

张虎头大,心累,大脚踹在二狗的屁股上,“脑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