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替死鬼?”沈辰蹙了蹙眉头。

赵轩德朝着赵栋梁摆摆手,冷然道:“你先下去吧。”

“爹……”赵栋梁喊了声,显然对他这事关系到自己命运的事情也大有兴趣。

“下去!”赵轩德双目一瞪,似乎头发都要竖直起来,他对于这儿子可谓怒到极点,岂容他知道接下来的隐秘,否则若是不小心又从他口中捅了出去,岂不是又惹来祸患。

见到父亲动怒,赵栋梁只得悻悻离去,他再笨也知道违背父亲是没有什么好处,最直接的就是每个月的零用钱。

两个丫鬟自然也都离去,她们听了太多秘密,脸色都颇为沉重,这本是身为下人不该知道的事情。

9章 要挟县丞(完)

第10章 沈绪元得释

待厅里只剩二人,赵轩德便说道:“安大人贵为一县之首,百姓之父母官,处理文书事务本是理所当然。不过,说起来,县里其实本并没有什么大事,所以安大人对于这批示文书之事也不甚上心。身为下臣,自然要大人分忧,而本官偶然发现在主薄手下有一笔吏其笔风和安大人有八分相似,于是便心生一计,将此人举荐到了大人面前。”

“莫非是代笔?”沈辰立刻猜出这其中的意思。

赵轩德自知这小娃儿思路严谨,被他猜出所想反倒不觉得奇怪,他点点头,继续说道:“经过几个月的临摹后,这笔吏的笔风已神似安大人,不分彼此。于是,除非特别的大事外,一般的事情都是由这笔吏来代为书写,安大人自然就不必为这种事情操心了。”

沈辰眉头一挑,暗道这安县令果然是支手遮天,私底下玩这种把戏,这事情若是闹大了,只怕官位不保都有可能。

不过,这种事情若当事人否认,却也难以作为把柄。

他未多想,便说道:“赵大人的意思是让这笔吏背这黑锅?”

赵轩德沉声说道:“这笔吏有如今的地位都是本官给予的,而且,文书如何批复,也是由我来告诉他,因而有牢官呈文书上来,我告诉他批复放人,他必不会怀疑!文书一放下去,牢官自然会放人。”

“但这样的话,安大人岂非会怀疑赵大人你?”沈辰看了他一眼。

他很清楚,他所要做的并非只是解救舅舅出牢,更要撬安县令下台,获得县丞的支持是必须的,若然因为这件事情而让县丞受到怀疑,却也不算大胜。

赵轩德一笑道:“那笔吏不过是个文弱胆怯之辈,而且好酒之事众所周知。我只要把其中利害关系给他说个清楚,相信他绝不敢说三道四,毕竟,若我说他因酒误事,错批了公文,安大人必定会信我而不会信他,到时候追究起来,随便给他个罪名,都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我再给些银两予他谋生,他自会乖乖离开。”

弃车保帅,这赵县丞倒也有几分头脑。沈辰嘴角一勾,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虽然那笔吏背了黑锅,但安县令必不会追究下去,毕竟这种事情闹大了,对他也不是件好事。而且那笔吏离开这里,或能让他认识到官场黑暗,能另寻生路也不一定。

赵轩德又道:“不过,因为沈大人关进去才两三日工夫,只怕还要等三五日之后,牢官才会写文书上来。”

“那日后就请赵大人多多关照了。”沈辰也知道事情要做得天衣无缝,便不能急在一时,他拱拱手,意味深长的一笑。

赵轩德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十足的尴尬。

待到沈辰大摇大摆的离开,他那胖乎乎的身体一下子就软瘫了下来,象个泄气的皮球似的,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余下三日,风平浪静,关于沈绪元被关押的消息在官方刻意的隐瞒下不为百姓所知。

就在三日后的傍晚,沈家人正在大厅吃饭的时候,工匠头头徐二贵突然赶来,激动的说沈绪元已经释放了。

众人又惊又喜,就连时刻稳重的沈定海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激动表情,即刻叫下人去加多碗筷,多炒几个菜,未过多久,便见到沈绪元果然回来了。

三十多岁的沈绪元相貌清瘦,蓄着浅浅的胡须,书生气十足。不过此番牢狱之灾显然并未磨灭了那一身傲气,他脸色虽有半分苍白,但精神仍然高昂,自有一番风度。

“大哥。”

见到沈绪元没事,沈秋月不由轻呼了一声,俏容上忧愁顿解。

沈定海仍坐在席间上位,见到儿子这般模样,神色不动,但隐隐又有几分欣慰,若然吃了坐了几天牢,便颓废得不成模样,那又岂配坐沈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