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萧峥叹道:“内部混乱只是其一的难题,其二则是如今这大局呀,虽然我霸州国建国八百年,但连年都和周边国家作战,大局不安,国内各地也是匪患连连,我江州之地也不例外,如今这青岚国一动,只怕一牵而群动,所能引起的后果难以想象。”

话到这里,厅内是一片沉默,确实军情之紧急让人大为不安,数百年的安定在一夜间打破,这对于享受惯了安定的众人亦是一大考验。

萧震目落到厅中后辈的身上,尔后说道:“如今的大局你们也听到了,事态甚是严重,但是对我们武将而言,乱世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我们身为武将更要有平息战乱,维护这一州和平的重任,这青岚国之乱,你们以为该如何应对?”

萧战一直认真听着,此时听到父亲问起,便豁然起身,大声说道:“爹,孩儿认为不若趁着青岚国如今未站稳脚,我飞骑军先行出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先打个胜仗回来,其他人也不敢非议。”

萧震重重冷哼一声,训斥道:“鲁莽!敌未站稳脚而先攻之,本是上策,但你以为为何现在八部州军都未曾出兵呐?”

“这……”萧战搔了搔头,迟疑道,“是因为代将军未曾下令。”

“军令如山,这也正是军权核心的所在。虽说有将在外而军令有所不受之言,但代将军未下令,私自在他眼皮底下调动兵马出城,这便是抗命,罪该当斩!”萧震冷冷说道。

191章 军情紧急(完)

第192章 更可怕的推断

萧战听得脸色一变,同辈的几个堂兄弟亦不由跟着变了变脸色,如今乃是真正的战事,并非是闹着玩。

这四大世家勾心斗角,都巴不得找到对付对方的时机,董家更是一向独大,若然贸然举动,岂不是给了董家开刀的机会。

萧蝶则娇声说道:“爹,依女儿看不若静观其变。这青岚国六百年来隐匿无踪,如今既然敢卷土重来,必定是有所持,其兵力绝不仅仅只是十万而已,这十万应该只是先头部队,也就是说这一场战争并不仅仅是我江州兵力就能够压制得下来的,既然代将军未有调兵之意,不若继续派人加大情报收集,掌握更多敌情,以待时机。”

听得萧蝶如此说来,萧峥倒是一笑道:“蝶儿倒是有几分军事头脑,战儿你就是太冲动了。”

萧战搔了搔头,尴尬的笑了声,萧卫则朝着儿子问道:“荣儿,你有何意见?”

萧家年轻一代中,最为杰出的便是萧战兄妹和萧荣,而相比起前二人,萧荣则更加老练一些。

他正色回道:“孩儿以为蝶儿妹妹所言极是,作战贵在知己知彼,如今有所举动确非良策,犯不着和董家对着干。再说,对方虽然闪电攻下三郡,但要稳足脚尚需一段时间,只要在这段缓冲期内收集好情报,日后战火再起,必有我萧家能够赢取战功的时机。”

萧荣的意见算是对萧蝶策略的补充,厅内众长辈们倒都是点点头,一群后辈自也都是认同之态。

萧震静静听完,沉默不语,熟知其性情者便知萧震对三人的回答其实都不甚满意。

静观其变不过是无奈之举,等同处于被动之中,只是后辈们你望我我望你,谁也想不出比这静观其变更好的策略来。

萧震慢慢将目光落在沈辰身上,淡淡问道:“沈辰,你有何想法?”

一提到沈辰,厅内众人都齐唰唰的把目光落在他身上,厅内诸人皆是萧家嫡系,位高权重,唯有这少年独独是外人,但却并非是普通的外人。

这厅中无论长辈后辈,多多少少也知道萧蝶青睐于他,毕竟萧蝶这一个月悉心伺候,萧家人可都是人尽皆知的,能够让萧蝶关心至此,而萧震亦未有反对的意思,众人也多少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而众人之所以关注沈辰,并非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可是剿灭过秋阳郡贼患的大功臣。其战绩之高,行事之诡就算厅内诸萧家长辈也都是津津乐道,颇为称赞。

而在后辈中,虽然象萧战等人也都有过剿匪之事,但都是大军围剿,十倍于敌,其胜宛如囊中探物。但沈辰仅仅用五六百人就攻打独狼谷、水龙寨这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者,却是能耐大不相同。

所以萧震问起,厅内众人便都停止私语,目落到沈辰身上。

沈辰站起身来,微微一拱手道:“晚辈确有些想法。”

“那你就不必忌讳,大胆说来听听。”萧震含笑说道。

沈辰便朗声说道:“如今内外大局,萧叔已经说过了,青岚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