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不需沈辰解释,众人多少也猜得出个究竟,攻打土城县的青岚国大军是由朱厉峰带领,显然在大战前夕,敌人的探子便已经获明了沈辰就在土城县的消息。

朱厉峰自是为了一血前耻而来,在八面山等待着乌元庆的汇合,虽说没有那么精确的约定时间,但大致还是估摸得出个大概,从沈辰连番两次转战伏击的耗时来看,对方至少等待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乌元庆的援军未到,而沈辰的大军也未曾出现在所谓伏击的地点,朱厉峰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继续等待援军到来,二则是推翻即定的策略,朝土城继续行军。

这两个选择对于朱厉峰而言都并非不简单,其一,若援军未到,便意味着事态有变,但究竟出了何等变故,却无法得知,自生诸多揣测,其二,四股兵力同袭白水郡,乃是相互呼应之势,若然因为援军未到而在这里一直等待,很可能让敌人钻了空子。

就在朱厉峰派出的探子发现在三里地外沈辰大军的踪迹时,立刻调动大军赶了过来。

本来在这矿野之地列阵,分明就是要和敌人来一场正面对决,这对于江州大军而言,本来是并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前阵子的连番战败,尤其是齐家的神射军部属那可都是见识到了青岚国大军的厉害,只是经过刚才那两场伏击战之后,众人的战意已前所未有的高昂,誓要再立军功。

待到朱厉峰领军而来,大军在距离江州大军数百里处停下,两军对峙,刹时间矿野中杀气腾腾,一股肃杀之气溢满全场。

朱厉峰冷冷盯着骑在大马上的少年,目光中杀机浓浓,虽然最近他在攻下吉安郡的战役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但当日重军折损之痛之辱却是难以抹去的存在,如今他蓄势而来,领军一万五千人,为的就是要大败沈辰。

如今见到沈辰的兵力并非侦察出的八千人,而是一万多人马,朱厉峰便顿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见他这般释怀之姿,沈辰则是一笑,高声说道:“朱大人莫非以为我是担心伏击战失败,所以临时改变策略,调集了青峰县的八千人马过来支援。这样一来,乌校尉的援军未到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他们在侦察到青峰县未有人马守卫之后,便决定大军突进,先攻下青峰县再说。”

这话正将朱厉峰所想的猜得正着,以至于他眉头不由得一皱。

尔后沈辰又朗声笑了起来:“上次和朱大人一战,也算有一面之缘,所以今次过来,本官特地带了礼物,来人,将礼物送上去!”

郑海石等人便都用力一丢,便见空中飞过一个个黑色物体,朱厉峰心知沈辰诡计多端,立刻大手一挥道:“退!”

前锋骑兵立刻朝着左右退去一段距离,皆是一脸戒备之色,待到那些东西落地之后,众将士定眼一看,顿时大吃一惊,那落地之物正是一个个人头呀,看那断颈处鲜血尚流尚红,足见未死多久,而待到辨清这些人头之时,将士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天呐,是乌大人!”

“副官刘大人!”

“大都尉徐大人!”

……一声声惊叫声此起彼伏,声音所到之处,青岚国的将士皆是脸色大变,暗生惶恐,朱厉峰心头亦不由得一沉,连忙派手下赶到阵前,亲自辨别那些人头,而待心腹回禀,果然死者都是乌元庆及其部属时,顿时掩饰不住惊愕之色。

江州诸将见到沈辰这随便一手,便引起对方军心****,皆暗道他手段高明。

而此时,沈辰则放声笑了起来,嘲讽道:“朱大人以为你那点心思就能够猜得到本官所想么?你欲在山头伏击我部的情报早就被我方获悉,而乌元庆一部分为两部分先后撤退赶来八面山支援的事情也早在本官的掌握之中,于是,本官便简简单单设下了两次伏击,乌元庆部一万五千人已经悉数战死!”

“沈辰,你别以为消灭了乌元庆的军队,就能够在本校尉面前撒野!”

朱厉峰狠狠挫了下牙,厉声叫嚣道。他本是信心满满而来,其实就算没有乌元庆的支持,以伏击战术对付沈辰的军队也是大有信心,哪知如今亦是着了沈辰的道,就这等待的工夫,乌元庆的军队竟然悉数覆灭。

自然,他的信心有所动摇但并未到崩溃的境地,毕竟他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人马,而且这里乃是旷野之地,正面对决绝对大有胜算。

沈辰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旷野中回荡不停,笑罢,他诡异的一笑道:“朱大人吃我的亏也不是第一次了,莫非不知道祸不单行这词语么?你也不想想,本官有时间有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