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最为传奇的人物,自然是连败青岚国大军,杀敌数万,又孤身潜入蛮夷大山,在那茫茫十万大山中寻找到青岚国踪迹,最后更取得青岚国皇族信任,促成两国停战的传奇人物:江州司马侍沈辰。

对诸文官而言,虽然和蛮夫之流格格不入,但对沈辰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却抱有相当的好感甚至说仰慕。

一则,沈辰虽是武将,但从他的经历来看,比起其自身修为更引人瞩目的,则是在消灭山贼、击败敌国时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谋略,这战场谋略乃智慧之集大成者,非纸上谈兵,而其策略之精妙更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二则,蛮夷大山之中凶物万千,毒物无数,无路而崎岖,陡峭而惊险,并非有蛮夫之勇者便能深入,相反,需要具有相当博学的知识和应变万险的智慧,而找到青岚国,能够说服青岚国皇帝停战,更得到一国之太后的赏识器重而将占斩杀了青岚国数万人马的敌国将领收为义子,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传奇之事。

而待沈潜等人带着期盼乃至仰慕的目光目落到少年身上时,一个个顿时一愣,满脸希奇,只因为沈辰和今天早上所见到的少年相貌上实在太象了。

沈潜便啧啧称奇道:“这天下间竟有如此相象的人,不过二人的气质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众人自也未曾在这问题上多想,那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少年怎么可能和这位立下大功的司马侍大人相比呢?

倒是沈霖突而心头一震,想起在早晨听闻那少年说起是来自青川时,觉得这青川有些耳熟,现在突然想起来,这江州司马侍沈辰的老家不也就是青川么?

同为青川人,相貌极似,年龄相仿,天下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一滴冷汗不自觉的便从额头上冒了出来,只是沈霖此时也没有十成把握证明心头预想,或者说,他在极力否认这事情可能的真相。

倒是沈潜等人没想到这么多,用充满仰慕的目光的看着这掌管着整个霸州国前途的上位者们,更羡慕于沈辰的机遇,立下如此大功,何愁地位不升?

待到朱天兆一席人坐下,众臣子便都躬身呼万岁,朱天兆摆摆手,尔后便有宫人将美酒膳食一一呈放上来,朱天兆朝着文太后一笑道:“太后千里迢迢而来,这一路可谓辛苦,所以朕特地命人准备了些清淡饮食,多为小菜之类,希望能合你胃口。”

文太后含笑道:“陛下考虑得如此周到,令本宫深为感动。陛下可知,在我国中,这食材之类,哪种最贵?”

朱天兆笑回道:“若朕猜得没错,应该是蔬菜一类。”

文太后便笑答道:“陛下所言极是,在那蛮夷大山中,各种野兽都成为我国民之食材,但偏偏蔬菜一类,因为山中开垦不易,种植反倒少了。陛下用这小菜之物款待本宫,只怕此番回去说起,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呀。”

见文太后如此和蔼可亲,霸州国诸臣都不由暗暗点头,直道青岚国果是抱着善意而来。

朱天兆便不由大笑起来,端起杯子来,说道:“这酒酿乃是宫中珍藏了三百年的清酿,其色如水,其香幽幽,饮之有延年益寿之功,今日太后来此,正好同品。”

文太后浅尝一口,轻赞道:“果然妙处无穷。”

于是,两国朝臣便汇聚这一堂,随着朱天兆和文太后的畅谈,不时笑声连连,和乐融融,仿佛两国乃是友好邻邦,这战事未曾发生过一般。

谈到高兴处,朱天兆朗声笑道:“如此美酒,岂能无助兴之事?……”他略一顿,朝着文太后笑道,“朕宫中的舞姬乐师皆是千中选一,不过,又怕太后看腻了这事。朕听说贵国之将士勇武擅斗,很想开开眼界,不若派我两国宫中的侍卫切磋一番,也好让大家饱饱眼福,不知文太后可赞成?”

文太后含笑道:“陛下提议甚好,只是,今日乃是喜庆之日,未免伤了和气,还是不动兵刃为上。”

朱天兆笑道:“自然,就比试下拳脚便好。”

于是,两个侍卫便来到殿外广场,无论是霸州国皇城的侍卫,还是这青岚国随行的侍卫,那都是万中挑一而来的高手,普普通通一个那都是司级级数的武者。

二人拉开阵势,拳脚相斗,一时场中虎虎生风,精彩不断。

虽说只是切磋,但二人自知肩负着本国的荣誉,所以也不敢有任何怠慢,但同时,在这样的场合下,也不好施展出多么凶狠的杀招来致敌,因此打起来反倒是都有所保留,有所默契。

你一拳我一脚,看似难分难解,却也是平分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