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灾”,既然是百年难得一遇,怎么还连续持续好几年?中国人也太衰了吧?就算第一年是因为堤防年久损坏,那么第二年应该是已经修好了啊,怎么又决堤了?怀疑之下,便断了对中国的慈善支援。这一断,中国次年却没有洪灾了,虽然上游冲下来的雨量还是那么多,却没有前几年那么大损失了。这其中的奥妙,应该是心照不宣了吧……

其实这样的“技巧”是自古有之,古来的水灾,其实也颇多奥妙。《宋史》里食货志里就有“盗湖为田”的记载,说湖的附近被盗为田后,“两州之民,岁被水旱之灾”,结果就是“所失民田,动以万计”。湖水的作用,本来是保旱保涝的,天旱,引湖水为水源。天涝,引水灾入湖。可是这湖一但被填了嘛……反正我填我的湖,又没去淹你的田。至于发生了水灾旱灾,那是天灾,又不是人祸……

召伯温的《闻见前录》里说的就更明白了:说是伊水洛水水涨,“居民庐舍皆坏,惟伊水东渠有积薪塞水口,故水不入丞相府第”。

水灾的发生,是过多的水无法宣泄之故,是以古代大禹治水就是开道。大禹之后呢,一般大的河流边,都会开凿许多小的小渠,以供排水。但是,往往如果前一年是丰年,粮食多的第二年都够吃,一些官商就会勾结起来,把小渠堵住,造成大河河水无法宣泄,水一涨,就成了水灾。

水灾一现呢,去年囤积的粮食也能卖了,朝廷赈灾的钱也到了,老百姓收藏的传家宝也能低价当了,甚至卖儿卖女的也多了,家里也能乘机买些仆人婢女了……这好处是说之不尽,你说,这湖能不填么?这灾能不造么?

第二十六章杀术

东方龙继续讲述着往事:“张大人被害之后,连同家人也要下狱。当官兵上门后,我受老夫人所托,带着张大人最小的女儿,也就是你后来的师娘张纹绫逃走。当时我仍然只是一届书生,全无半点武功,好在尚有几分急智,总算在混乱中,带着你师娘逃了出来。当时为师只有十六岁,和你现在一般大小,你师娘却才十四岁不到。逃亡中的险阻难以用语言描述啊,两个尚未成年的少年男女,皆是手无缚鸡之力。对手却是权贵的手下,个个身怀武功。那真是尝尽人间百态,岳父做兵部尚书时期的那些旧友,大都是炎凉之辈,趋炎附势之徒,别说保护安置我俩,都争着抢着想拿我们向严氏父子领功。反倒是平民百姓,却有不少豁出性命保护我和绫儿,逃亡的那些天中,几乎每日都有好人因为受我们连累而牺牲……逃了十多日后,终于被严氏父子的手下团团围住,你师娘更是乱中着了一掌,几乎死去,也因此伤了内腑,落下了个病根……”

“然后呢?您没事吧?”沈波听的入迷,问出了个傻之又傻的问题。问完后发觉问错了话,却仍然悬着颗心,丝毫没心思羞惭。

“幸好那时,遇到了你的师父。”

“我师父?啊!您是说我的大师父许振?”

“不错,正是老稀。”东方龙呼出口气:“老稀那时正值壮年,一身修为在武林中少有敌手。当时我已经是颓然待死,却见他如天兵一般陡然出现,大喝一声‘贼子乃敢,忠良之后亦容鼠辈欺之乎!’准备捉拿我们的那十多个人,竟然无人能受他一掌,仅仅眨眼的功夫,追兵就全部变成了尸体。”

“哗……”沈波一脸心向神往。眼前仿佛看到许振于危难之中现身,降龙十八掌横扫群奸,救忠良于生死之间的俊硕身影。

“之后,老稀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丐帮拜他为师,学习天下无双的绝技降龙十八掌。可是当时的我读太史公的书读的太多,总觉得‘侠以武犯禁’,觉得江湖帮派都是混乱社会的源头,不肯加入。而且因为当时的经历,看到那些好人为了我俩而死去,导致我心头一直有股怨气。心中对老稀甚是埋怨,觉得他不该这么迟才来救人,连累了那么多在我眼前死去的好人……而且我也不知道江湖中的规矩,不知道降龙十八掌是丐帮的镇派绝学,是不能外传的,还以为老稀是借机刁难,心想,教就教,不教就直说,还要我去做乞丐!什么意思啊?于是坚决不入丐帮。老稀也是没办法,他是前任帮主嫡传,除了降龙十八掌外就不会别的武功了。无奈之下,就把他当年学的一篇驻颜的心法抄送于我,让我学习可以增强体质。并且让我和绫妹暂留丐帮,由玩丐唐霜枫救治绫儿。”

“呵呵……”沈波笑道:“要是当年您入了丐帮,现在的丐帮帮主之位绝对是您了呢!”

“帮主吗?子睿啊,不管是龙王岛的岛主,还是天下第一帮的帮主,都不是外人眼中那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