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滞�玻�焕�诹和酢!�

永熹帝暗想,朕怎么没想到这一层,皇子权势过重,不是个好事。

这厢,赵琛通过内廷太监送珠宝给汪美人,汪美人抚摸着江南出产的丝绸,比宫织的花色尚好一些,最珍贵的是一件雪白狐裘,没有一根杂毛,毛色柔亮,骄吟地道:“梁王突然给我一个小小美人送这么重的礼,是有事相求吗?”

太监吴顺看汪美人喜欢,自己收了梁王的好处,趁机进言道:“主子不愧是主子,一下便猜到了,梁王可不是有事求到主子,要说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梁王相中一个民女,想要册封为正妃,皇上这两日正犹豫,皇上有意把梁王府侧妃扶正,梁王知道主子得宠于皇上,求主子替美言几句。”

“就是这事,既然梁王看得起我,我就在皇上跟前帮衬他几句,成不成,梁王别怨我。”汪美人听不是什么朝堂大事,满口答应下来,话不敢说得太满,万一皇上另有打算。

永熹帝是夜临幸汪美人,老当益壮,一展雄风,永熹帝已过知命年,新入宫的秀女,都是碧玉年华,从年轻秀女身上让永熹帝感到宝刀不老。

永熹帝搂着汪美人,汪美人娇滴滴呢喃,“皇上,听说宫里又有喜事了?”

永熹帝摸着她滑嫩肌肤,“爱妃听到有什么喜事,朕怎么不知道。”

汪美人贴着皇上,吴侬软语,“婢妾听说梁王选继妃,这可不是宫里一大喜事。”

永熹帝的手指在她光滑的后背摩挲,“提起这件事,让朕左右为难。”

永熹帝把梁王和柳絮的事说给汪美人听,汪美人故意大惊小怪道;“梁王真是痴情,他二人真是羡煞旁人,这么好的一对,皇上该成全他们,不能棒打鸳鸯。”

“太后那边朕已答应,君王一言九鼎。”永熹帝甚是为难。

汪美人心思活络,后宫三千佳丽,脱颖而出,她反应机敏,当下拿定主意,为皇上排忧解难,又帮了梁王,便道;“婢妾倒有个主意,梁王自己去求太后,让太后做个顺水人情。”

永熹帝拍拍她裸背,“好,还是朕的爱妃聪明。”

赵琛在京城梁王府邸,等欧阳先生回来,急问;“怎么样了?”

欧阳先生喝口水,道:“顾普没明说答应,意思是尽力,请王爷放心。”

赵琛道;“若有消息,就这一两日之内。”

次日,永熹帝传旨梁王觐见,赵琛心里有底,还是不免担心,万一出什么意外,这次决不能出错。

赵琛行过礼,束手恭立一旁,永熹帝从奏折上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去慈宁宫,跟太后说清楚你喜欢的人,求太后成全,别说是朕叫你去的。”

赵琛呆了片刻,立时反应过来,惊喜,跪地叩头,“儿臣谢父皇。”

永熹帝又道;“不过太后答不答应,就看你自己了,朕是不能替你说话。”

赵琛复又叩头,叩得大殿上地上金砖山响,“儿臣谢父皇恩典,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求太后答应。”

永熹帝看儿子喜形于色,受了感染,心想,这个事没办错。

慈宁宫里,周太后午睡刚起身,一个侍女走进来,“回太后,梁王在寝殿门外等候多时。”

周太后忙道;“快让哀家那孙儿进来。”

赵琛进门,跪地叩头,“孙儿拜见皇祖母。”

周太后急忙吩咐宫女太监,“快给梁王搬把椅子。”

朝地上跪着赵琛慈爱地嗔怪道;“琛儿,来了怎么不叫醒哀家,大暑热的天,在太阳地里站着,中了暑气可怎么好。”

赵琛跪地没起来,“皇祖母,孙儿有事求皇祖母,别说是站一个时辰,就是站上一个月,孙儿也心甘情愿。”

周太后忙命左右,“快扶你家王爷起来,虽说入夏,石头地上凉,坐下说话。”

赵琛执意不起,“皇祖母若答应孙儿,孙儿才起来。”

周太后脑筋灵光,突然想起梁王的婚事,自己向皇上进言,把虞侧妃抬了妃位,心下怀疑梁王是不是为这事来的,佯作不知,问:“孙儿,你快说什么事,别总跪着。”

赵琛道;“皇祖母知道父皇下旨,预立梁王继妃,孙儿喜欢一个女子,今生非她不娶,求皇祖母成全。”

周太后一听,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可是答应了虞家,不好把话收回,于是推托道;“孙儿,你的婚事,皇上皇后做主,皇祖母很久不问宫里的事了。”

赵琛撒娇地语气道:“皇祖母别的事可以不管,可这是孙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