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梁王府祭灶,内宅花厅里摆下家宴,王府女眷一年难得有点热闹,闲来无事,精心梳妆打扮,女眷早早都到齐了,梁王和王妃一到,酒宴开席。

自打梁王一进花厅,一群女人都瞪大眼睛瞄着王爷,赵琛一袭精美的袍服,施施然入座,一干姬妾很久没看见王爷,自表姑娘走后,王爷就没踏进内宅半步,这群女人惊讶地发现短短数日,王爷面容憔悴清减,双眸幽深森冷,看着令人揪心,大殿上原本热闹的气氛顿时变得冷清。

陈氏击掌,梁王府歌舞伎献上新排练的歌舞,王妃陈氏拿眼睛漂着赵琛,看丈夫的眼睛往柳絮从前坐的地方看,柳絮的位置空着,赵琛眼底深处藏着刺痛受伤,陈氏呼吸一窒,心似针扎了一下,夫妻一体,他不快乐,她怎能快乐?

赵琛敷衍一会,便借故离席,赵琛进殿前后没盏茶功夫,陈氏突然觉得这小年过得索然无味。

一干女眷看王爷走了,掩饰不住深深的失望,大殿上一时有点冷清,这群女人都冲着一个男人来的,那男人走了,都提不起精神。

剪刀胡同里,离柳宅院门口不远,一乘小轿一直停在原地,轿子里静坐一人,漆黑夜色中分辨出那人闪耀的星眸,望着柳家小院,这时,小院里发出噼啪爆竹声和孩童的欢笑声。

夜空中纷纷扬扬洒下雪花,不知过了多久,小轿顶落了厚厚一层积雪。

第128章

柳絮和念琴打扫房间,空屋子有阵子没住人,蒙了一层灰尘,好在大铁锅没送人,灶间门后墙角那口破水缸让三婶子男人抬走了,柳絮找了个破脸盆,去院子里的水井边提上来一桶水,院子里靠墙整齐地码着柴垛,昨晚下雪,今太阳升上来,落在柴垛上的积雪融化,受潮,柳絮好容易引着火,烧了一大锅滚水,跟念琴两个把屋子里的灰尘擦抹干净。

屋子拾掇干净,柳絮坐在炕上,细数自己全部家当,二三十两银子,几支钗环,家里所有家什都送三婶子,送出去的东西不好要回来,添置新的,零零碎碎的,花费不少。

柳絮粗略算了一下,被褥都是新的,幸好没送人,当务之急是置办灶上家伙,水缸、水桶、面盆、碗碟杯箸,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炕桌,柳絮趴在炕上,把要买的东西一一列出来,少跑两趟把东西置齐。

柳絮跟念琴去市场,把日常着紧的东西先添置,按照写好的清单,雇了个手推平板车,往返两趟,才置办齐了,俩人累得东倒西歪。

念琴坐在炕上,不想动弹,“姑娘真是急脾气,依着奴婢的意思,让生子他们在那边住两日,慢慢拾掇屋子,添置东西。”

柳絮靠在墙上,累得够呛,“既然都打算搬出来,多住两日,让人多想,好像是赖着不想走似的,反正早晚要搬出来,何必让人小瞧,我歇一会,去把生子几个接回来,你留在家里做晚饭。”

“姑娘的意思,搬离王府远了,从此跟王府没有任何瓜葛,清清静静过日子。”念琴跟柳絮日子久了,柳絮的心思多少能了解一些。

柳絮扫了一眼屋子,炕头缺一对木头箱子,一个炕桌,一张方桌,和几把椅子,桌椅盘算着明日找木匠打桌椅板凳,红木和紫檀木、黄花梨太名贵了,用榉木即可,既便宜又结实耐用,手头这点钱,一家人花销、生子上学使费,够维持几年,几支钗环,变卖了,家里的日子不算拮据,等安顿下来,想办法干点什么,不能总指着吃老本过活,这是后话。

柳絮去接小生子兄妹,念琴留在家里做饭,柳絮到了王府后街柳宅,把张才媳妇找来,当着她的面收拾东西,用一块半旧的绸面包袱皮把几个孩子来时穿的衣衫包上,屋里别的东西一概不拿。

张才媳妇和奶娘丫鬟不舍三个孩子,宝儿奶娘和柳芽儿的奶娘跟在后面一直送上轿子,淌眼抹泪的。

柳絮临上轿前,嘱咐张才媳妇,“我走后,你回王爷,说我们不回来了,屋子里的东西我早让你登记入账的,你核对好,交给王爷。”

这管家媳妇的男人张才是跟着王爷的,在梁王跟前甚是得脸,俩口子实诚,不偷奸耍滑,梁王才放心地把几个孩子交给她照管。

张才媳妇万般不舍,眼圈红了,“奴婢与哥儿姐儿的缘分太短,一下子说要走,奴婢这心里不好受。”

柳絮笑笑,安慰她道;“山不转水转,说不准何时又相遇了。”

柳宅里的下人都出来送,看着柳絮几个轿子走远,看不见了,才回去,张才媳妇按照柳絮走时的吩咐,拿出账册,把宅子里的东西点验,对上账,把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