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卫荣昌大帝从战场上带回胜利的困难程度不断加大。

白狼原之战中,卫荣昌大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击败了来自军山的地方势力军队。将士疲倦的卫荣昌大军退兵路上,遭到了不明身份的武装力量突袭,多名亲信将领为护卫卫荣昌战死,卫荣昌本人亦身负重伤。

暴怒的卫荣昌大帝痛惜爱将之死,下达了与其性格绝对不符而又改变了荣昌帝国命运的命令,屠戮他遭袭处附近三座城池中所有平民百姓!

当第一座名为渔阳的城池尽毁时,为保住剩下两座城池中数万平民百姓的生命,一名龚秀的书生站在了卫荣昌面前,浑身解数尽展才华为民请命。

重伤的卫荣昌整整和龚秀谈论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出帐门一步。

卫荣昌大帝人生第三个转折点来了。

没人知道龚秀怎么劝服了卫荣昌,他一回幽州,就向七神教会上了罪己诏,并普告天下,对己多年来妄动干戈杀伤天下众生的行为,做了深刻反醒。最后,宣告天下,荣昌国内从此休养生息,卫荣昌有生之年,绝不对外轻起战争。

真也好假也好,反正是你卫荣昌自己挖坑自己跳!各割据王国一边对荣昌帝国保持警戒,一边大肆攻伐左右扩充实力地盘。

卫荣昌大帝果真未曾食言,整整六年,他在龚秀辅助下,将荣昌帝国治理得繁荣富强井然有序。特别是在卫荣昌大帝生命最后一年里,他在病榻上面对众多子孙,发出了让荣昌帝国千年屹立不倒的警世名言,卫氏子孙当牢记四字,制衡妥协!

卫荣昌大帝死后,众人眼里平庸无能的长子鼎继位,极力阻拦的龚秀一怒弃职而去,世人皆以为荣昌帝国大势已去。

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发生了!

知道自己不是治国圣君的鼎,倾听民众声音放手任用人才大力推动教育平民化,更主动建立浩天阁、元老院、上议院,来监督制约皇权。

结果,鼎治理下的荣昌帝国,成为其它地方处于割据王国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生活的百姓向往的乐土。

十一年间,荣昌帝国军队不出国门一步,但国土却扩大一倍多!

无它,百姓跑光了的地方势力豪强土霸再不主动归顺荣昌帝国,难道真要自己扛锄头去种地?

原来极力抵触抗拒荣昌帝国的魔法师们相继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宣誓效忠荣昌帝国,以得到丰厚的物资来研究魔法世界。

掌握着七大空骑乐园之一的原先六国赵氏家族,识大流的投靠了荣昌帝国,更壮大其声势。

但另一方面,今日的百夷、突特、西伯拉、东丽四国的雏形相续在远离荣昌帝国核心地域出现了。

鼎病逝了以后,荣昌帝国在国内各新兴势力推动下,开始使用武力征讨四方。

遗憾的是,胜少败多的战绩让卫氏后人无颜面对卫荣昌大帝亡灵。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荣昌帝国军人反倒不会打仗了!

横空出世的明慈义出现在丰谷穗大陆各方势力眼里,身为龚秀全力教导出来的弟子他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卫氏信任重用。

不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明慈义有这么贯彻一生的信条。

为了妥善解决地方势力豪强土霸,明慈义二十二岁时,创造性提出了贵族世家理念,制定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世家弟子制度。

明慈义又用了三十年时间,在荣昌国内推行世家制度,其中几经风波,始终坚定不移。

面对荣昌帝国内最终形成的世家制度,面对荣昌帝国开出的丰厚条件,为了家族长远的生存繁荣,各地较弱小的地方势力豪强土霸逐渐投奔效忠荣昌帝国。

此刻,明慈义又下达了一个让荣昌国内人弄不明白的命令。荣昌军队全力向南攻,夺取出海口。

理解不理解,明慈义首席丞相的威望权势都足以让荣昌军队无条件服从。何况,荣昌军队早就按捺不住大打出手的欲望。

不争气的荣昌军队用了八年时间,才成功夺取了荣昌帝国第一个出海口。

面对这一战绩,明慈义成功将主战派压制得屁也不敢放一个!

夺个出海口,你们要打八年!扫平江南地带,你们算算用多久,八十年?八百年?明慈义刻薄说,还是让我来教教你们,怎样从谈判桌上获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第二卷生死逃亡路第五十八章云梦空骑

明慈义用三个月时间,从谈判桌上拿回来了三个出海口城池地方势力的归顺效忠。

面对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