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太后试探侯王 (第1/2页)

夜深了。

烛光未淡,睡意未酣,眉提愁。

桌上摆着两碟糕点、一碗云酱面,热气已经散了,可香味却隐而不微、飘而不渺。

太后躺在榻上,看着悬梁,微微叹着气。眉眼生愁,心中思烦,一时难以平静。

本是晴朗月夜,突听一阵雷鸣狂暴之声。太后惊了起来,刚刚坐稳便听到了大雨击打砖瓦的声音,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倒有些夏雨的意思。

“年关刚过,暴雨雷鸣,这是预示什么呢?”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正想喝口热茶压压惊,却突然猛咳了起来。

侍女跑过来服侍,焦急而紧张,时刻紧绷的神经在这时候却舒缓了许多。贴身服侍的人都知道,太后若沉闷抑郁地思虑太久,便会身子不适、引发旧疾,所以谁都不愿看见她长久叹气、抑郁不解。

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表面光鲜亮丽、不曾衰老,实则心、肺腑、精气神都不如以往了。内在的东西,有几人能护得好呢?

“太后,喝杯热茶吧!”

“不,将那碗云酱面端来!”太后咳了几声,直勾勾地盯着那碗面,似乎对它产生了极大的执念。

从生辰礼上回来,太后就未曾冷淡过那面、那小食,这些由雪泽做的东西背后藏着什么呢?

侍女愣了一下,低声说:“太后,面已经凉了,奴婢去热热吧!”

“不必,哀家不吃,只是想再仔细看看!”

“是!”

侍女将面放在托盘上,将盘子端至太后面前,将其承至额前,尔后轻柔地跪了下来。

太后看了看,拨动筷子搅了几下,将味道又嗅了嗅,这才松了手。“放回原处!”

这碗面,太后吃过,味道不算太好、也说不上差,中规中矩。

几个时辰前,所有人都在品食糕点,雪嫔为宾客所作的小食仅有三份糕点,那碗面据说只给刘礼一人煮了。太后派人去厨房得了这碗,她只是尝了一口。

“枉我埋藏眼线这么多年,查出来的竟只有几个浅薄的描述!本以为可以通过厨艺来考验她是否有问题,却没想到连判断的标准竟是那般模棱两可!”太后想起这件事,气得拍了一下桌子,低声愤怨:“什么盐度适中、柔香不散,这能评出什么来?”

殿外的木板上响起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视野中出现一个小宫女,她谦卑地跪在地板上,轻声说:“太后,二皇子带人来了!”

“好,你下去吧!”太后好生坐了起来,对身边的侍女说:“去,将那碗面热一下!”

外面的雨声似乎小了些,寒风呼啸的声音更甚几分,屋内的烛光忽暗忽明,一切都有了动感。

这个深夜,再也不寂静了。

收伞之声,推门之声,脚步之声……

少顷,两个高大的男子步入视野,一位华贵毓秀、一位威严霸气。

两人对太后行了礼,殿内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些,身上滴下雨、衣裳冒着气,而目光从未乱瞥,动作更是不敢多有了。

太后微微一笑,对侯王谨守礼仪、尊畏权力的模样很是满意。

“这么晚了,叫你们二位前来商议要事,真是辛苦了!”

刘忠摇摇头,平静地说:“不辛苦,这是臣之荣幸!”

“末将亦不觉辛苦,请太后尽管吩咐!”侯王没有抬头看太后一眼,但一直觉得身上目光灼烈,来自权位之巅的女人的压迫强而有力。

“那就坐吧!”太后命人赐座、奉茶,时不时打量侯王一番,心中思绪渐浓:他还是那个老样子,似乎刚从沙场回来,不知会不会知无不言、豪爽不欺?

刘忠坐在一侧,淡定地喝着茶,偷偷瞄了一动不动的侯王一眼,心中有些想法却未表现出来。虽然冒雨将正巧在都城外的侯王请入宫并不是个好差事,但是刘忠为了太后那一句“事成后可与青苓再续前缘”便果断去做了。

此时困意上脑,刘忠仍旧撑着,待太后将侯王好生打探一番。

“侯王功劳显赫,皆是努力坚毅之果,令人实在佩服!你已许多年未入皇宫了,哀家也不曾勉强你,今夜之事我们三人皆不言外,此事便解了!”太后微笑着对侯王说,“你四处监管兵将军营,甚是辛苦,已经许久未回家了吧?!”

“多谢太后关心,末将虽离家已久,却并不思家念家!”

太后点头一笑,“夜已深,商讨费神费脑,侯王喝些茶、吃些小食吧!”

宫女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