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部分 (第1/4页)

它的结构十分奇怪,是在一块较大的蓝色玻璃里套着一块较小的浅蓝色玻璃,浅蓝色玻璃里还嵌着一个“黑眼球”模样的黑色小玻璃块。大概是由于它的通体显现出兰色,又像一只眼睛的缘故,华国人称之为“蓝眼睛”。

土耳其人特别喜欢“蓝眼睛”,相信它能“辟邪”。大概因为它是一种模仿邪恶之神眼睛的蓝色眼状护身符,人们相信用此可以吸引邪恶之神的注意,逃避厄运。

据说蓝眼睛的出现是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位富翁盯上了一头从他家门口经过的肥牛,他便对妻子说:“没有看见比这头肥牛更美妙的东西了。”

被富翁盯住的肥牛倒地毙命,他的妻子便把肥牛肉割下来带回家。人们把故事里富翁的眼神称为“嫉妒的眼神”,相信这种眼神具有巨大的“可怕的力量”,是它杀死了牛。

土耳其人认为最容易受“嫉妒的眼神”伤害的是小孩、美女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因为小孩弱小,而美貌和成功都容易招人眼红。而“蓝眼睛”能把“嫉妒的眼神”吸引住,等“蓝眼睛”碎裂就说明灾难已经被其化解。

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地区,“蓝眼睛”能“辟邪”的观念至今仍非常盛行。当你路过土耳其人的家门口、后院你可以看见“蓝眼睛”,而孩子的肩膀、牛的额头,女孩子的首饰上也都可以看见“蓝眼睛”。

那是因为为了“辟邪”,人们通常把“蓝眼睛”置于他们认为“嫉妒的眼神”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行程中纯风景的部分到卡里姆山就结束了,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到达塔克西姆广场,这里不仅有不少著名的建筑,还有热闹的商业街,可以买到相当便宜的土耳其特产(街上真是聚集了不少“土”特产专卖店),而且还不用砍价,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

前往塔克西姆广场的路上看到的古城墙,其实这样的古迹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有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景点一直在车窗上轮番上演,或许纳兰涩琪和云落正在不断进出曾经的古城,那些辉煌的岁月,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徒留这些残垣断壁供后人凭。

在伊斯坦布尔,不堵车绝对是一件新鲜事,他们宁愿一直被堵在路上,也不愿像华国的某些大城市一样在道路上设置很多高架桥。

也许这样的执着才令古城风景能够保持如此的纯粹,虽然外形看上去并不一定很美很现代化,但让纳兰涩琪和云落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这座文化古城的独特气质。

塔克希姆广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贝伊奥卢路。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广场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塔克西姆广场北面宽广的开阔地带曾经是一个大型蓄水池。(未完待续……)

第一〇九二节 微微的情愫

紧邻广场矗立的高大深棕色建筑是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广场西面是塔克希姆公园,这里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个大型炮兵营。

穿过共和国大道便到了炮兵营的阅兵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片宽阔的空地被保留了下来。近年来,星级酒店和高楼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

塔克西姆广场附近有一段被纳兰涩琪和云落导游称为贫民窟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小偷和强盗出现,南希一直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小心提防,想起在罗马的某条街导游也给过类似的忠告,还好现在华国人出行不再随身携带大笔现金。

(有时候想想很多奢侈品即使用麻袋把现金装过来也买不起,而且华国还有外汇管制……),小偷扒手自然不再钟情于纳兰涩琪和云落,只要足够小心,行走还算安全。

虽说这个广场也是用来纪念建国元首的,但如果拿它同咱四海市的**广场相比不太合适,**广场是在封建社会的标志性建筑。

故宫的一座城楼上悬挂了新华国开国元首的照片和开创新社会制度的标语,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广场其实并不大,但在旁边有不少繁华的商店街,十分热闹。

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万千土耳其民众无比敬仰的国父凯莫尔。栩栩如生的青铜浮雕将这位国父当年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每到重大节庆日,总会有许多土耳其人自发送来花圈,类似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土耳其的烤肉披萨饼特餐,相信许多饕餮看到此图都很有想法,不过其实味道真的都蛮特别,小尝了一下著名的正宗土耳其肉夹馍。里头加了好多香料,不习惯特调口味的人并不会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