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部分 (第1/4页)

冷卓这次除了拿到前十五师团的一些正规军番号,还拿到了第三十一师团的番号,不过这个师团却是三旅团师团,但实际上人数连三个旅团都不满,因为大量人员被冷卓抽调了出来。

自从反王降兵不断的涌入清河镇,军师诸葛亮,孙武以及众武将,其下兵马都转移到了清河镇,让这座因为襄阳动乱而饱受战乱之苦,十室九空的大镇再次恢复了热闹。

清河镇最大的一个院落,此处的主人也已成了刀下之鬼,空置下来的宅院也就成了冷卓的大本营,毕竟拿下了这么多的番号,总要有兵,有将填充进去,否则忙活一场,可算是白忙活了。

“少主”冷卓迈步走入前堂左侧的一个厅房,此处已成了处置军机的要地,诸葛亮,孙武两人拿着一张张纸,正交谈着,看到冷卓迈步走了进来,连忙起身。

“两位军师不用多礼了”冷卓也没有客套,直接在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对着两人询问道:“编练兵马的事情已经做的怎么样了”

诸葛亮跟孙武对望了一眼,孙武闭口不言,诸葛亮则开口道:“回少主,此事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刚才我跟孙军师就在商谈此事,倒是敲定了一些旅团人选但是两个师团长的人选,以及余下的几个位置还没有定论”

“哦,说说你们的安排”

“此番我们得到了第十二师团的六十一,六十二,六十四三个旅团,第十四师团的起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四,七十五四个旅团,十二师团三个位置拟用,徐达,常遇春以及林冲三人,第十四师团拟用史万岁,韩擒虎,秦琼,尉池恭四人。”

“至于余下的几个位置则有些争论,可担当这个位置的人很多,但安排谁最为合适,却破费思量”诸葛亮也是颇为头疼,冷卓麾下的武将,拿出去都能独当一面,但谁为先,谁为后,就得仔细斟酌了,毕竟高级将领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倒是营尉的位置一大把,反而是有位置没足够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脑袋大,身子小,干巴瘦。

如今冷卓手下,可用的武将细数数,数量并不少,比如,先期召唤出来的武将,秦良玉,檀道济,章邯,陈庆之,秦琼,尉池恭,还有在随冷卓南下的杨氏七兄弟,梁红玉,田单,庞涓,孙膑,在楚州又招募了卫青,霍去病,俞大猷,戚继光,马超,许褚,常遇春,徐达,牛皋,狄青,杨再兴,林冲,韩擒虎,史万岁,陆逊(57将),甘宁(58将),太史慈(59将),再有就是李牧,蒙氏兄弟。

当然这里还有诸葛亮,庞统,刘基,孙武,伍子胥这样的军师型的名将,看来人才虽少,但尖端人才却是过旺。

冷卓脑海里快速的扫过一遍,余下的四个位置,用檀道济,庞涓,杨延昭,蒙恬四人正合适,至于两个师团长,冷卓也犯难了,因为这个师团长不仅要有足够的威望,还要能有足够亲和力,这样才能凝聚同样才华出众的将领,当然统率力以及对大规模兵马运用等等方面也要上乘,如果这般选择,倒不是没有人选。

陈庆之,最早的一批将领,实力也已升到地灵顶端,而且比起靠丹药提升起来的后召武将来,陈庆之的根底更加扎实,在泣血堡练兵年余,威望足以服众,而且单论召唤的时间先后,陈庆之也算是老臣了,作为白马军神,陈庆之的统帅以及战略目光自然不差,让其担任一个师团长却是恰如其分。

但愁的另一个人选,先期的武将里周瑜倒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是周瑜在楚州任职,如今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棋,自然不能调来当什么师团长,檀道济乃是战术大师,当一个旅团长比当师团长还能发挥自身。

章邯?说实话,章邯能耐是有的,但货比货的扔,虽说章邯在历史上被浓浓的记了一笔,但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冷卓都不倾向章邯充任这个师团长,毕竟章邯处事的性格继承了秦将的残暴,这个师团长除非能力要出众外,能团结其他的旅团长这才是重点。

章邯明显不符合这个条件,秦琼,尉池恭也是最早的几个将领之一,但是无论是秦琼还是尉池恭都是名将,却并非帅才,历史上,两人也很少单独领大军出战,所以为将不错,但为帅就差了些。

孙膑,孙武这两个兵法大家倒是可以,但是两人的实力又达不了标,毕竟师团长就算在战时,可以将硬性标准降低一下,但没有地灵顶的实力也足以让人诟病的。

细数了一下众武将,却很难在选出另外一个师团长的人选,却是让冷卓好一阵郁闷。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却脑后,冷卓将自己的想法跟诸葛亮,孙武说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