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试探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你……你是谁啊?我要和你家校尉说话。”潘盛趴地的姿势有些滑稽,扬着脑袋问。

窦冕走到围在潘盛身前的兵士堆前,兵士们让开一条缝,窦冕摸着下巴,一脸不屑的看着潘盛,冷笑道:“刑罚之过或至死伤,今之刑非皋陶之法也,而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笔,救时务也。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为其俎豆、管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绝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惑莫甚焉!夫教化之比于刑法,刑法轻,是舍所重而急所轻也。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今废所恃而独立其所助,非所以致太平也。此话出自刘向,但今天我见到你才知道此话是错的,你报上名来,且看你于我用途多大,杀俘的事我也不是一两次做了。”

“你……你是征南校尉?”

窦冕蹲下身,冷声道:“我让你问话了吗?你说说知道什么消息吧,我一向不喜欢和匪首打交道。”

潘盛闻言,身体不自主的打了一激灵,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死确实就在这个半打孩子手中。

“小人……小人潘盛!”

“你可认识洪杛?洪杛又是何样人?”

潘盛一听,顿时磕头如捣蒜:“小人何止认识,他当年是小人部下,因为当时我们被度刺史击败,我想着把部众都解散了,但洪杛不干,趁着在一个大半夜,突然反水,小人才流落到这副模样啊!”

窦冕眼睛没有离开过潘盛的脸,见潘盛说话时眼神有些游离不定,窦冕很是肯定的呵斥道:“小子,你撒谎!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若是再出现一次,你也就不用活了。”

这些兵士们听到窦冕这句话,一个个高举起自己的兵刃,仿佛随时落下来要将潘盛剁为肉泥一般。

潘盛与这些只身当匪的不一样,很是惜命,不然他也不会找私兵去投靠潘鸿,此时见到这些兵士们一副噬人的模样,潘盛身体发抖着,结结巴巴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告诉给了窦冕。

窦冕本来还想吓一下,没成想潘盛完全是软骨头,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话全部告诉给了自己。

“你叫潘盛是吧?”

“回校尉的话,小人是叫潘盛。”此时的潘盛已经从地上抬起了头,一脸谄笑的对窦冕回道。

“你与洪杛认识?”

“嗯嗯!”

“而且共事了?”

“没!他是彻头彻尾的反贼,小人只是被族兄糊弄来的,不一样!”潘盛生怕窦冕不相信,一说一边摇头比划道。

窦冕对潘盛的动作看都没看一眼:“也就是说你与他有私仇,也有私交?”

“这……也能这么说。”

“我在北方见剿匪的时候,听过一件事,不知你们南方可有?”

“不知校尉问的什么事?”

“外人若想入伙,必须有投名状,可有此事?”

潘盛听后,面色有些难看,好一会才露出仿佛便秘一样的表情回道:“小人来的迟,没听说过,不过我听族兄说,洪杛跟着桂阳李研作乱时,经常大掠城中,许多无辜之人被杀,财产被洗劫一空。”

“哦?你没有?”

“没有没有!小人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怎么能做此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潘盛脑袋摇的想拨浪鼓一样。

窦冕半眯着眼睛:“那你为何作乱?”

“小人不算作乱,小人顶多算的上被裹挟之人,加之之前在乡里与亭长有过节,着实无奈才在族兄潘鸿的劝说下从了贼,但小人真是一心向善,请校尉给小人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啊!”

窦冕见潘盛那眼泪好像提前排练过一般,说流就流,忍不住调侃道:“一心向善?那为何不提前向舒隽投诚?现在才想起来,岂不是太迟了吗?”

“小人……小人知道南来的兵士,一向有杀良冒功的传统,实在不敢冒此危险,小人还想留有用之身,供校尉差遣。”

窦冕没想到潘盛拍马屁拍的这么好,忍不住拍手称赞道:“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没想到你能够若春雨细无声一般拍马屁,不简单呐,真有当佞臣的料子,不过嘛,我不需要!我只在乎你对我是否有用,说说你的条件吧。”

潘盛低眉顺眼的说:“小人人卑言轻,不敢与校尉谈条件,只希望校尉能够好生待跟着我的这些兄弟们。”

窦冕看着温顺的潘盛,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你是南方人,可熟悉桂阳地界的路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