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伍叁:襄公矩到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杨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成帝鸿嘉元年定令:“成帝鸿嘉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平帝元始四年:明敕百僚,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建武三年诏: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当验问者,即就验。汉律且云: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

“小子这就安排下去。”郭禧有些心烦意乱的拱拱手道。

“去吧!切记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既衰,亦无暴逆之心。”杨秉面带笑容的向正在转身离开的郭禧大声说起来。

等着郭禧已经离开后,杨秉看了眼窦武:“你们这还有何事?”

一直站在旁边不开口的郭泰这时插嘴道:“叔节公,公叔已逝,可这身后之事……”

“公叔不是朝廷已经追赠了吗?”杨秉不知真不知道还是故作不知,一脸茫然的问。

“舅舅,人死总要入土的,公叔如今朝廷是有定论,可是这碑文如何写?何人来执笔?”

“喔!你说这啊,刚才我们也在商量,不过这会我们都在等一个人,你们先都坐吧!”杨秉伸出右手压了压示意道。

众人不明其意,可见杨秉已经和身边的老头们聊的热火朝天,只得摇头叹息着涌出了棚子,零零散散的坐在空地上。

当众人还在想里面各位大人等谁的时候,忽然听见大门方向响起来一道洪亮的声音:“襄先生到!”

杨秉用双手撑着腿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扫视了一眼棚中的众人,调侃道:“主客来了,该咱们这些老东西出去迎迎咯,我还指望过几年让他帮忙寻个睡安稳觉的地方。”

棚子中的老头最小的看起来也有六十开外,一听杨秉自称老东西,瞬间哄堂大笑起来,一个个相扶着从地上站直身体跟着,步履不稳的跟杨秉走出来。

窦武见杨秉身形有些不稳,赶忙走上前低下身子抓紧杨秉的手,杨秉一脸悠然自得之色,迈着大步往前面已经分开的空隙走了过去。

“哎呀!老爷子如此高龄亲自迎接于我,真三生有幸,晚辈襄楷在此赔罪了!”

窦武看向低头抱拳的中年人,只见此人身着一身皂袍,头戴一顶高耸的术士冠,削瘦脸上随风而起的长须加上一身飘飘然的衣袍,犹如神仙中人一般。

杨秉见来人已经行礼,轻轻拍了拍窦武的手,行半礼道:“公矩啊,老头子这把骨头也快行将就木了,礼数不能周全,还请不要见怪啊!”

“叔节公能出来迎接于我,早已胜过其他,何须如此多的虚礼作甚?况且先生年事已高,当多保重才是。”襄楷身子放的极低,一脸尊崇的说。

杨秉伸手一把拽过窦武,笑呵呵的介绍起来:“公矩,这是贤婿窦武窦游平,我看年岁与你相差不多,你们得多聊聊。”

窦武没想到自家岳父如此看重自己,心中瞬间一暖,忽然听耳边说:“怀恩、浮迎,还不速速拜见师公?”

窦武还没清楚怎么回事,便见一直站在襄楷身后的两个年岁不大的孩子,已经越过襄楷跪在了地上。

“徒孙怀恩、浮迎,见过师公,师公万福。”

窦武急忙走上去将两人拉起来,带着疑惑的看向襄楷:“我儿拜师我是知道,可这俩这么大的孩子咋回事?”

“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游平兄,来!我们扶着叔节公进棚内详谈,如何?”

窦武点点头扶过杨秉的左手,杨秉任由二人扶好,满面春风的转过头看向身后的老头们,口中大声道:“都入内稍坐,朱野!还不赶紧上茶?”

“小侄这就来,这就来。”走在众人身后的朱野小跑着从旁边挤过去,口中大声回应道。

众人入内依次落座,朱野见已经开始商量正事,急忙吩咐下人去准备应有之物,自己则和窦武垂手站立在席末。

“公矩啊!公叔之事,中枢虽有定论,但不足以褒其功,扬其过,虽文忠之美谥亦略有差,不知你可有想法?”杨秉郑重其事的问。

襄楷思索良久,不太确定的说:“叔节公,小子一直游于山野,不大熟悉朝中政令,若有口误,还望不要见笑。”

“你直说便是!”

“朱公叔世人皆知五岁便显露非常之识,初举孝廉,会江淮盗贼群起,州郡不能禁,梁冀乃辟之,使典兵事,后以先进者既往而不反,后来者复习俗而追之,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