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萧明睿让她当这个太后是因为感念她的恩德,但不代表她可以威胁到萧明睿。

惠妃自己怕是也清楚的,萧明睿对她的感情很淡,最多只是感激而已。

惠妃她也最好明白,现在是谁当家。

慕容薇眸光闪了闪,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嬷嬷,你觉得本宫没那个本事掌控后宫吗?”

郑嬷嬷怔了下:“怎么会呢,娘娘的能力当然能够掌控后宫。”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慕容薇淡淡一笑。

郑嬷嬷明白了她的意思。

虽然她不怎么赞同,但是这样也并不是就完全没有好处的。

起码,如果是后宫一人独大,也避免了别的女人争宠,或者谋害皇子的事情出现。

慕容薇也不再多说。

她是拿定了主意了。

既然做了他的妻子,注定不可能平凡,坐在什么位置上要承担什么压力,这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适应这一切,掌控这一切,就是她现在要做的。

她不想他在百忙之中,还要为了后宫的事情烦心,这一切就是她能为他做的。

直到建武帝下葬那日,萧明睿扶灵去了景陵,等从景陵回来,已经是第二天了。

钦天监选好的登基之日是在这个月的二十日,也没几日了,因为是先帝才驾崩没多久,萧明睿不想大办,便是一切从简。

说是从简,但是礼部仍然是办了场十分隆重的登基大典,只不过是在程序上稍微简化了一些。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由群臣象征性地劝皇帝登基,萧明睿则要推辞一番,再勉为其难地登基。

这是历代以来的规矩了,虽然很装,但是三辞再登基,这个规矩萧明睿自然还是要沿用的。

萧明睿初定了年号为乾德,明年为乾德元年,今年仍然沿用建武二十年的年号。

建武帝则是庙号世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光看这一大溜的谥号便是让人头痛了。

说起来,建武帝也算个明君了,当政这些年称得上是政通人和,国家兴亡,无论文治武功都称得上是一等一了。

这也是给萧明睿不少的压力,他才刚刚登基,无论威望和处理朝政的能力都不能和建武帝比,现在他还在和群臣磨合的阶段。

好在这么些年他也不是没有建立自己的班底,而且常年处理朝政,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声望,无论是文武两方面,都对这位皇帝没什么可不满的了。

登基那天,倒是罕见地晴天了,这冬日凛冽的寒风叫来参拜的群臣个个冻得不轻。

中极殿内,两厢坐满了仪乐大典的钟鼓司乐手。一乘十六人抬明黄大轿自乾清门抬出,一路仪仗肃卫,金伞高张。大轿在中极殿前落下,萧明睿身穿衮冕礼服,从轿中走出。

他在内侍导引下,一步步走上丹陛。

文武百官全部身着彩袍,列队肃立于丹陛之下。殿前广场上,金瓜侍卫层层护立,礼炮三十六响。两厢,一百二十八位乐手奏起气势磅礴的韶乐。

萧明睿在中级殿上接受了群臣、皇亲国戚、外国使节的朝贺,当此刻皇权赫赫,他心中有些许恍惚,当看着百官伏拜,不由得生出一种天下英杰尽在掌握的得意和自豪感,居高临下,但觉天威赫赫,一种从未有过的大权在握的感觉在他心中浮现。

九五至尊,天子,这才是君王!

通政司官员闪出丹墀之侧,手捧黄绫诏书,朗声诵读:“奉天承运,吾皇登基,万方乐奏,社稷幸甚,明年改元,称号乾德……”

内阁首辅率文武百官一起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萧明睿按规矩大赦天下,除了十恶不赦之徒外,其余人等俱得赦免。

他没有太多的空闲,登基大典之后,立刻就又是要去御书房处理政务,跟内阁大臣商议朝中大事。

好在这两年他干过礼部和吏部,对朝政已很熟悉了,现在只是要处理的更多,更复杂,朝中关系也要平衡,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慕容薇这时候也已经搬入了坤宁宫,萧明睿现在还在乾清宫为建武帝守孝,要过几日释服礼结束后才会正式入乾清宫。

百官都称道萧明睿的诚孝,慕容薇只是心疼他大冷的天还要住在草庐中,每日也只好去探望他。

登基这天,萧明睿心情十分激荡,傍晚时分去了趟坤宁宫。

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