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两人各怀心思,坐在榻榻米上看着茶雾袅袅,都默不作声。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琰爸爸像想起了什么,问她道:“我在医院见那几个年轻人,是怎么回事?”

琰妈妈想到那几个英俊的小伙子,端起茶杯饮了一口,竟品出了一丝丝的苦涩,叹了口气,说: “这几个人,似乎都对小琰有些企图。”想了想,也不兜圈子,一个个地介绍:“鲁蕴,西丝国际医疗整形美容医院的创办人,离异,有一女,这些缺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看小琰的眼神不像在看一个女人,倒像是一件可以买回家的贵重物品;鲁岱,鲁蕴的弟弟,和小琰一个班,现在是个外科医生;齐葑,著名主持人,齐凌的堂兄,全家都依附齐氏企业活着;齐凌就不用我介绍了,你和他爸爸是老交情了,只有他和咱们小琰是门当户对,可惜啊,这两个人就像是一个模子雕出来的心性,一个外放,一个内敛,却合不到一起去,将来若有幸结为夫妻,一辈子也只会相敬如宾。”

她越说越头痛,揉揉太阳穴后无奈地说:“现在看来,只有钟秀一个是最合适的人,但他不懂女人,在这方面还需要修炼哪!”

“男人一辈子,只需要征服一个女人,就算赢了生活。他只要懂小琰就好。”琰爸爸是过来人,深谙个中的道理。他在这条路上已经栽了一个大跟头,前车之鉴,所以他和钟雅直到现在都没有考虑过要个孩子。

琰妈妈看了他一眼,掩嘴一笑,心下这才释然:还得男人看男人,这样最精准!

第四十二章

归琰早晨刚到医院就被叫去了主任办公室,主任递给她两样东西,她拿起来一看,是心脏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些疑惑地看着主任。主任又拿出一本病例,递给她说:“这是一个准备手术的病人的病例和所有检查资料,你熟悉一下,一会儿做术前心理疏导。”

归琰“哦”了一声,拿着资料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仔细看了起来。

李琴,45岁,症状:头晕、胸闷、气喘、偶尔伴有心绞痛;医生诊断:先天性心脏瓣膜狭窄;建议:手术。

病历上只有短短几行字,她又拿起了检查图仔细看了看,不禁“咦”了一声,问道:“她已经这么严重了,怎么才来手术?”

归琰又拿起病历看了看日期,诊断确实是两周前出的,她接着问道:“这个病人随时可能猝死,怎么还敢拖两周啊?”

主任走过来在她对面坐下,拿过她手里的资料又看了看,才抬起眼看她,说:“这个病人之前已经走了很多家医院,最后才确定在咱们医院手术。她是个会计,由于工作的性质需要进行工作交接,或许在心理上她也担心一旦上了手术台,可能就下不来了。病人的这种负面情绪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这就是我让你来做术前心理疏导的原因。”

归琰感激地看着他,她知道,这是主任在历练她。主任见她以那种眼神看着自己,和蔼地笑了笑,接着又说:“这个手术由我来做,所以,你不能给我掉链子。”

“嗯。”她重重的点头。

半小时后,李琴在丈夫、女儿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李琴是一个脸色微黑,体型有些发福的中年女人,一进门,她就紧张地抓着丈夫和女儿的手不放,甚至坐到椅子上,归琰还能清楚地看到她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归琰决定先缓和下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便问了句:“住院手续办得还顺利吗?”

李琴的丈夫看起来有些木讷,听了归琰的问话,点点头,回答道:“嗯,很顺利。”便也不再开口说话。反而是她的女儿最先问起了这次手术的情况。

归琰看着嘴唇已经有些发白的李琴,略微思考了下,用最浅显易懂地语言慢慢说道:“你妈妈是先天性心脏瓣膜狭窄,早期没什么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心室会发生代偿性的心室肌肥厚,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胸闷、胸痛、乏力、头晕、眼花等症状,她是不是经常上楼时走两层就气喘胸闷的厉害?”

说起症状,李琴有了述说的欲望,便把她的症状又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归琰也不打断,只耐心地听着,并不时点头表示明白。李琴就这样絮絮叨叨讲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停嘴,紧张情绪也随着她的讲述缓解了不少,她这才有胆子问这次的手术。

“其实你这个病在我们医院挺常见的,一般采用微创介入瓣膜置换的方式,切除遭病变破坏的瓣膜,然后用一个新的生物瓣膜固定在原来瓣膜的位置上就可以了。这个手术很简单,不需要打开胸腔和心包,只需要在腹股沟部有一个2—3毫米的切口,也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