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6月初,国家气象局根据卫星云图提前半个月预测到了,全国将要发生大范围的降雨,集中分布在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即使是之前报纸上发表的一些不容乐观的评论,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人们也没把它当回事儿。

毕竟,这夏天下个大雨很正常,要是下的雨不大,那才需要担心呢。

人们,该做什么做设么,一点儿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果然, 6月12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都不见停。

就这短短几天的功夫,江南和华南的降雨量已达到达250~500毫米。

而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降雨量达600…9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至2倍。

这个时候,一些敏感的人已经开始有点担忧了,这些降雨情况,竟然跟之前报纸上预测的方向基本一致。

不知道这仅仅是巧合呢,还是……

与此同时,李静思的两手准备也已经基本到位了。

一方面,在大雨已经好几天不见停的情况下,老爷子对于李静思之前的考量也有点儿认同了,主动派出了不少的子弟兵们,以军事演练的名义,驻扎在之前她预测的一些比较重要位置上。

这些位置,都是李静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圈定的一些伤亡惨重,洪水爆发之后那些难以施救的重灾区。

派出的兵力,比之前已经决定的足足多出了好几倍。

看来,之前只当个可有可无的玩笑的老爷子,现在已经有点儿认真了。

毕竟是经过了一辈子的大风大浪,老爷子比一般人多了许多的敏锐的直觉。

所以,正是他的这种不好的预感,迫使他下意识的增添了许多兵力。

这些决定在后来看无疑最正确、最英明的。

另一方面,王子豪他们暗自筹备的不少物资,也在大雨降下的随后几天里,陆陆续续的运往受灾最重,最偏远的几个地方。

毕竟,这些地方运输不便,只要雨势一大,交通立马就会瘫痪。

一些暴雨倾盆的山区,到时候说不定会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危险。

到时候山路一组,那当地的百姓在洪水爆发的时刻,无疑面临的就是九死一生的险境啊

所以,这些地方现在需要重点防护。

兵力和物资都集中了不少,确保只要一发生险情,这些物资和兵力,完全能够把当地的民众保护起来。

一切就在紧锣密鼓中就绪,大雨持续,一点儿也不见丝毫停下的迹象。

这种情形,气象局的人员完全没有预料到,本来他们以为这场大雨,最多下个3…5天,谁知道,这已经下了7…8天,雨势却是丝毫不减啊

这些积水已经流入当地的河流,迅速造成了河水水面的飞速增长。

仅仅几天的时间,多处的水位已经达到了警戒水位,在危险边缘挣扎。

当地政府直接开闸防洪,把原本存积在水库的水放回到了下游。

但是,这也只是祸水东移的办法,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雨还在继续下,下游的水位也已经达到了了警戒……

这一切都是在是太快了,等人们看到情势不妙,终于想起了之前报纸上无名人士的准确预言,时间还是有点晚了。

但是,这些预言还是起到了想到重要的作用。

面临着洪水当前的严峻而紧急的情景,中央领导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些预言的重要性,开始正视这些言论。

遵循着上面提到的各地的险情,和一些具体的建议

6月30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长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上岗到位,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

7月2日,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5个专家组赶赴长江,指导抗洪抢险。

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洪抢险兵力总计已达27。6万人,这是自渡江战役以来在长江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

在这些大部队到来之前,老爷子在各处险地所提前布置的大量兵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洪水爆发之前,本来的重灾区的人们,马上被接到命令的子弟兵们提前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而那些重要的物资也在最关键的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保证了人民群众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