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因此崔氏的请罪便变得有些惺惺作态、让尤氏见了感到十分刺眼,让她忍不住冷冷的刺了那如小白花般娇柔的崔氏一句:“真的无论我怎么对你、你都无怨无悔?”

崔氏听了马上把挂着清泪的小脸抬了起来,楚楚可怜的说道:“此事是我对不住尤姐姐,是我做了那该被罚、被打的事,妹妹自知有错愿凭姐姐处置。”

“好!那就把我们村里的长辈们都叫来,让他们来处置这件事!反正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我和张光的夫妻情分也算是到头了,什么脸面、家丑我也统统都不顾不管了!”

尤氏话还没说完,崔氏就被吓得脸色惨白———这男女通奸被抓,男人兴许最终不会有什么事,可女人一个不好可是会被浸猪笼沉塘的!

因此崔氏当下便飞快的转动起脑筋来,想着她要怎么做,尤氏才会同意不把这件事弄大,双方悄悄的把这件事给私了了。

当然,崔氏并不晓得张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内里并不像外表看的那般风光,因此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崔氏自是想嫁到比她亡夫家、家境好上不少的张家来,只不过她依旧不想从正头娘子变成必须低头伏小的妾室……

而在崔氏心念辗转间,尤氏已猛然转了个身、目光如炬的直视张光,并且话锋一转、一字一句的对张光说道:“姓张的,我尤玉兰自认这十多来年遇人不淑、认人不清,但眼下既然我已看清你这个人的本性,那我便绝不会再有半分留恋———我要和你和离!”

这尤氏虽然在外人眼里看起既强悍又能干,但在张光面前却一向是百依百顺、任劳任怨。因此张光一听尤氏说出“和离”二字,脸上顿时满是震惊之色、似乎不相信尤氏会突然有了如此大的转变,更是不相信一向以他为天的尤氏、竟有胆子提出和离。

倒是崔氏听了“和离”二字后心里一喜,觉得这尤氏要真是铁了心和张光和离,对她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她这个寡妇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张光续弦,嫁到张家继续当正头娘子!

而和离这两个字也同样让妙儿心中一震,回忆也在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卷向妙儿,让她突然被回忆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所谓“和离”,是指古代离婚制度中的一种。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其中的“和离”是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写下一纸休书休妻。

“和离”一词始见于唐代《唐律户婚》,在“诸犯义绝者离之”条后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问罪)”。

古代和离一般需由丈夫签“放妻书”,后代循唐例,也称“和离”为“两愿离婚”。

因此张光震惊过后,竟气急败坏的说了句:“你想要离开我张家可以,不过你既自请下堂,我只会给你一纸休书、绝不会给你放妻书!”

这张光偷人归偷人,却从没想过要和尤氏和离,毕竟尤氏一直都算是张老爷子比较看重的长媳,多年来也算是能干把张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张光若是因偷人一事而和尤氏闹和离,张老爷子知道了定会气得打断他的腿,毕竟偷人可不是件什么光彩的事……

因此张光才会说出“只只会给你一纸休书、绝不会给你放妻书”、这样的话来吓唬尤氏。

只是张光没想到尤氏却丝毫不怕被他吓唬,当下就反唇相讥了句:“你究竟是给我休书还是放妻书,可不是你说的算!我就不信你张家的长辈敢和你一样糊涂,更不信村长、里正一点公道都不讲!明明是你偷人在先,你做出这等丑事、我要和离自是合情合理,就是闹到官府衙门去也是我占了理!”

“你当真要这样?你———”

张光本想在说些什么,但就在此时,一直默默的在一旁看着这出闹剧的妙儿,突然冲到了张光面前、抬起小脚踹了张光的小腿肚一脚,让张光一时没提防、差一点站不稳摔倒。

而妙儿做了一直想做的事后,不等张光反应过来就改而冲到崔氏面前,用尽全身力气把崔氏给撞倒在地,以这样的方式出了心中那口恶气。

妙儿紧接着撞倒崔氏后,张光已经反应过来、意识到妙儿做了什么了,只见他满脸怒气、当下就扬起巴掌想要教训妙儿一顿。

一旁的尤氏见了立马把妙儿拉到身后,牢牢护住妙儿后才扬着头、一脸鄙夷的冲张光说了句:“你们这对狗男女本就该打!孩子也是心疼我这个娘亲才这样做,她才这么点大、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打人也不疼,你要是有本事就打我、别打孩子出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