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和其余两位姨娘的婢子……”

原来这李氏虽然模样生得还不错,但性子却是十分忠厚木讷,且她也是个真不懂得去讨好张光的老实人!也就是说、李氏虽然模样生得漂亮,但却没留住张光心的手段,平日里在床第之间也略显木讷、少了几分情趣,怎么也和那林姨娘比不得。

因此李氏虽然模样生得好,但张光对她的新鲜劲儿一过、便开始嫌弃她了,虽然留了李氏三年,但三年的役期满了后、也没把她抬举为如夫人。这要是换做别人,没被抬举称成如夫人,大抵役期一满就会走人、另攀高枝去了。

可偏偏这李氏老实得有些过头,役期满后不但不晓得走人,还自愿由妾转成婢子,在张家当起了下人。而这李氏因模样生得好,也算是有一阵子颇得张光的宠爱,因此她失宠转为婢子后,一直嫉妒她的林氏便经常欺负她,还故意让张光把李氏弄去给她使唤。

在北宋,“妾婢”两个字是连着用的,专门做劳役的婢子也被称为“女使”,也就是“使女”的意思。

这妾室原先若是良家女子,三年期满后还能恢复良家女子的身份,可若是妾转为女使,那可就是入了贱籍、从此便都要低人一等,想从良得靠运气和机会了!所以刘婶才会说那李氏傻———好端端的良家女子身份不要,傻乎乎的入了贱籍当了婢子,这可不就是没事自个儿把自个儿抹黑吗?

说起来这张家的几房妾室,还真是一个人一种样子,于是妙儿仔细的理了下张光几房妾室的状况后,很快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妾婢实际上是北宋女子的一种打工方式!也就是说北宋妾婢、放在现代就是一群“打工妹”,她们或三年、或十年的出租自己挣取嫁妆,待出租期限满后她们也就有了嫁人的本钱了。

所以就有了“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营生”、“虽蓬门贫女,亦有一两件锦衣罗裙、几样头饰”等话流传在坊间……

而打工女要是和老板有了感情,那就会选择继续干下去;要是没什么感情,那么她们或是寻找新的主人,或是带着钱财嫁给别的男人为“妻”。这就是北宋寻常女子的市井人生。

而李氏的情况显然比较特殊,也显然是个没主见、随大流的打工女———她既不像张氏那样有着坚定的理想、并努力的为了理想而奋斗;也不想林氏那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一步步的奔着目标而去。

李氏似乎对生活没有太大的要求和期望,颇有些得过且过、逆来顺受的样子,平日里也从不和人争什么,也不爱出风头……

因此尤氏对李氏虽然谈不上喜爱、但也不太讨厌她,毕竟许多人为妾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或是家里穷到要卖儿卖女,或不卖身兄长幼弟就要饿死等等。

因此尤氏听了刘婶的感慨后,略微沉思了下便对刘婶说道:“你替我把李姨娘喊过来吧!她在咱们家还有七年的婢子役期、定是非卖不可,不过卖前先和她打个招呼,也让她能事先有个准备。”

刘婶闻言便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出了屋,不一会儿就把李姨娘给叫了进来,让妙儿得以有机会打量尤氏等人口中、老实胆小的李姨娘。

那李氏穿着一身粗布做的衣裙,头上更是只戴了一朵十分寻常的珠花,但即便她全身上下几乎没什么打扮,却依旧难以掩盖住她那张漂亮迷人的脸蛋,只不过那张漂亮的脸蛋上、眼下有着害怕的神色,似乎尤氏的召见让李氏有些不知所措、慌张害怕。

一旁的尤氏见,忍不住放柔语气说道:“你不用害怕,我叫你来只是想和你说一声———禾花已经上城里替我找牙侩去了,等牙侩一到我便会让他把你领走,你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吧!”

尤氏话才说完、李氏眼里便噙满了泪水,只见她双手下意识的绞着衣角,绞了好一会子她才鼓起勇气问道:“夫人,可是我做事不尽心、让你不满意,你才想把我卖了?”

尤氏摇了摇头,道:“不是,是家里已经没闲钱养你们了,我不单单要卖你,林姨娘、翠鸟那丫头我也都要一并卖了去!你也晓得我们家里的情况已不能和从前相比,自是不能再养着这么些个妾室了……”

尤氏的话让李氏哭得更厉害了,不过她也只会哭、没本事像张氏那样想出自救的法子来,似乎她一向都是乖乖的跟着命运走,从没想过要反抗命运。

既然李氏无法想出什么法子来自救,尤氏也只能为她尽最后一点薄力了:“你放心,回头我会和牙侩交代几句,请他多留点心、把你卖去好一点的人家为婢!其实你离了我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