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这让维护雅斋的众百姓都坚定的认为雅斋的人一定是被官府的人屈打成招,有百姓领头要求官府重审,否则他们绝不肯依。

外堂那边再次引发民愤,大家伙一个接一个地喊着重审重审,不重审就不走了。

“肃静!肃静!”

徐县令在高堂之上猛敲惊堂木,敲得手都麻了,可外堂百姓声浪如潮很快就把惊堂之声给淹没在浪潮里。

两旁的衙差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威武,喊得声嘶力竭,可惜根本没用,外堂百姓的声潮太大,直接将他们的声音给淹没了。

柳成的脸越来越阴沉,握着扶椅的手青筋直露,他怎么也没想到雅斋的声望会这么高。

这个小女子真是厉害啊,从丰泽屯出来不过短短三天不到,就把雅斋降至谷底的声望给救了回来,如今还引来这么多百姓为雅斋请愿。

“江姑娘,江姑娘,你快让百姓们静一静吧,否则这可怎么审啊!”

徐县令不得已从高堂之上下来,对着江云漪作了一个揖,希望她能说几句话,让百姓们安静下来。

“云漪代雅斋谢谢各位乡亲的深情厚意,我相信官府一定会给雅斋的一个公道。请大家静心听审吧!”

江云漪站起身,对着外堂的百姓们行了一个大礼,那些闹哄哄的百姓看着内堂里身姿纤弱,面色有些苍白的少女不自觉地就静了下来。

那少女立在里头,静静如幽兰绽放,一身烟柳色绣百合的撒金长裙,梳了一个圆月髻,一朵初绽的玉色绢花并在发间,衬得她身姿若柳,更加的弱质纤纤。

百姓们的心被震撼住了,此时他们才发现那少女不过十一二岁,那完全就是一个孩子。

可是这个孩子那般刚强,那般自立,还那般的有爱心。

百草堂的那些义诊大夫说他们之所以会为百姓们免费义诊,全是江姑娘不忍见他们受苦,发信与百草堂的东家,二人合议才有了现在的义诊堂。

粥棚的伙记说,江姑娘不忍见他们挨饿受冻,所以将百味药粥坊存粮于平县的粮食全数拿出,愿他们能少挨点饿。

而那些存粮,本是江姑娘要在平县开百味药粥坊分店的所有存粮。听说,不止平县这边江姑娘发粮赈灾,安云及平县周边的村庄也是。

这样想着,百姓们心中越发酸涩,看着那平日里最会吃人的公堂也没觉得那般恐怖了,相反有那少女在,倒让得那公堂多了几分人味儿。

百姓们终于安静了下来,他们不再吵闹,而是静静地在外堂,认真地听起审来。

徐县令微微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这群百姓平日看着还好,可自平江发生水患以来,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煎熬,若方才一个没处理就很可能发生爆动,那可就遭了。

还好,还好江云漪肯出来说话,否则他这个小县令也就不用当了!

“既然已经安静下来,徐大人你还等什么,审吧。也让百姓们好好看看他们如此维护的雅斋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好。”

柳成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笑颜,但声音却越加的阴沉狂肆,阴鸷的眸子闪着幽暗的光芒,让人只看一眼就不敢再看第二眼。

“堂下之人可是雅斋二东家段景之?”

徐县令被这么一打断一时还没转过神,听到柳监察的催促忙将惊堂木一敲,沉声喝道。

经外堂的百姓一闹,徐县令知道雅斋之事必须谨慎处理,否则很可能引发民变,到时本就因水患而心神浮动的百姓们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来呢。

“是!”

段景之脸色非常差,他唇角干裂,眸光有一些呆滞,行动也极为不便,声音很沙哑,细细一听还可以听出他声音里的绝望。

方才外堂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他好似没有半点察觉,直至徐县令问话,他才很机械地应了一声,然后便闭口不言。

江云漪料想段景之的情况很不好,可她没想到会这么不好。这哪里还是那个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段景之。

不过短短数日牢狱之灾就将段景之的意识给彻底打垮了,他再也不复从前的镇定,因为属于段景之的灵魂已经被剥夺了。

眼前这个人还是她认识的段景之么?江云漪心痛地看着他,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那好,本官现在问你,对于半夏庄参加吕员外喜宴的村民指认你雅斋茶点有毒,以致他们中毒,甚至有人身亡一事,你有何话要说么?”

徐县令虽然也看出段景之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