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萧别交上一叠这件,柳絮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拿的。

“咔嚓!”

很俗气的红底两寸照,两张同样俗气的结婚证。

“九块钱!”

阿姨利索的登记,录入,前后不到十分钟,民政局应该是中国最有效率和最清水的单位了。

柳絮充满恶意的想,如果把离婚的费用标记到一百万,责任方劳教一年,估计离婚率会为零。

柳絮拿着红本本,“我们结婚了?”

“法律承认了我们的夫妻关系,还缺少一个婚礼。”

即使是低调操办,也很热闹,就是全村几百口男女老少就有五六百人,加上临村的,全凭两位九十高龄老人的好人缘,附近真找不出一个比柳奶奶和张奶奶年纪大的人了。

活的越久,越是福分。

婚礼准备准备就过了十月,在北方已经是秋天了。

柳絮家热闹,满院子,屋子都是人,小孩子装着满兜子糖,结了婚的女人在厨房准备菜,空地上早就支起了大锅,香气扑鼻。

穿着一身大红色民国风的旗袍,柳絮一出来就惊艳了所有人。

果然新娘子是最漂亮的。

“没想到你是第一个结婚的,恭喜你了!”

安若非,颜湛,李宝儿,韦天淞,段静仪都来了,萧别那些兄弟也少不了,不过质量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新娘家来的都是俊男美女,新郎一方就差强人意了。

婚礼举行了,很古老的拜天地,现在结婚都是穿婚纱开小汽车,哪见过民国时的婚礼。

两位老人家上座,穿着唐装绣花鞋,涂脂抹粉,带着红花,插着簪子,也不知道谁给打扮的,像那么一回事。

请木匠叔做的花轿,柳絮自己装饰了一遍,李宝儿贡献了一条据说是她自己亲手做的红盖头,给柳絮蒙上了,安若非扮演着媒婆把柳絮搀进去,萧别的几个兄弟客串了一把轿夫抬着轿子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吹唢呐打着锣的都是老头老太太,是镇子里秧歌队的,还有舞龙舞狮子的,应该是市里二人转戏班子请来的。

最厉害的还是唐亮,这小子不知道从哪牵了匹马,诅咒发誓绝对不是他乡下爷爷拉马车的那匹,几个人把萧别打扮成了民国大家族的阔少爷,红色黑色的唐装长袍称的他整个人丰神如玉,秒杀一地的眼球。

锣鼓宣天,鞭炮齐名,人山人海。

柳絮坐在轿子里摇摇晃晃,不知道自己是穿越了还是在做梦。

转了一圈停在萧别家的老屋,翻新没多久,安若非媒婆又把柳絮背了出来,这么漂亮的媒婆还是头一回见。

大门口放了一个火盆,为了避免以外里面放的是五谷杂粮,预兆谁也不知道,反正是奶奶准备的。

重头戏,拜天地。

喊号子的是从几十里外的小林庄请来的阿公,牙没剩几颗,比奶奶还大几岁,平生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做媒,带出了一帮媒婆,远近闻名。

“一拜天地!”

柳絮和萧别齐齐背对着奶奶跪下磕头。

“二拜高堂!”

柳絮和萧别重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柳奶奶和张奶奶都笑的看不见眼睛了。

“送入洞房!礼成!”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大吃大喝,一桌近二十盘大菜,放在任何一家礼钱都赶不上菜钱的,宾客把萧别好一顿夸,张奶奶听的喜滋滋的。

房间被布置上了大红色,柳絮紧张的坐在床边,时间越久越紧张。

好不容易宾客都走了,不知死活想闹洞房的被萧别的眼刀子杀的丢盔卸甲。

轻轻的脚步声。

不知道谁去淘宝买的秤杆,据说是用来挑盖头的。

眉目如画,宛若天成。

“喝交杯酒吧。”

“我不会喝酒。”

“没关系,我装的是葡萄酒。”

红烛蜡泪,小镜梳妆,伊人红袖。朱红罗绮,三丈青丝,佳偶天成。

作者有话要说: 紫霞仙子没有等到的爱情,我等到了。

☆、第二十九章我冷的时候身边就是你的怀抱

白雪皑皑。

大年初一,没有一丝喜意。

柳奶奶没过了第一场大雪,而张奶奶也在葬礼后一睡就再也没有起来。

柳絮大病一月。

车子在外面等着,柳絮把两间房子落了锁,也许,很久不会回来了吧。

萧别接过行李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