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那么,这个女人到底是为什么当侦探的呢?她的背景又是如何呢?为什么她要去福兴赌场闹事儿呢?

一个又一个问题蹦出我的脑海,不过这样的疑问显然不是此时靠着手中这张小小的名片所能找到答案的。

因为要找新的落脚地,第二天我走的很早,一是要去的地方比较远,二也是为了尽量避开福兴赌场的人,虽说昨天去时我化了妆,除非近距离仔细观察,应该不会有人认的出来,不过小心总无大错。

早晨的空气很好,天刚蒙蒙放亮,有卖早点的小贩已经开始在忙活生意,“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抬眼一看,小摊旁架着一口大锅,锅中冒着腾腾热气,大锅旁设了一张长条案,上面铺着雪白桌布,挂着蓝布围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四个大字‘张记豆汁’,条案上摆四个竹编的大笸箩,一个放着切得极细的咸菜,一个放着萝卜干,一个放着芝麻烧饼,一个则放着一种炸成圆圈状的焦黄面食,看起来很勾人食欲。

莫非这就是北京城知名的传统小吃——豆汁儿?

这两天和那二位赌徒聊天儿时曾经也聊到北京城的早点小吃,听他们说北京的豆汁儿与别处大有不同,别处大多是以黄豆为原料,做出来的浆水看起来白中透黄,喝起来香中带甜,而北京的豆汁则是以绿豆为原料,颜色灰里透绿,初喝起来味道又臭又酸,可一旦喝上道,就有其味无穷之感。喝不惯者,称之为泔水,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特别再配上焦圈,咸菜,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皇帝般的享受。故此,有穿戴体统者,如果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就会被人耻笑,但在摊上喝豆汁则不足为耻。象东安市场的小店‘豆汁何’,其名声就一点儿不比隔壁大饭庄‘东来顺’为小,穿着华贵,坐着私家轿车专程来喝五分钱一碗豆汁的大有人在。

好呀。昨天起来的晚,是在客店吃的早饭,今天出来的早,既然碰上了,当然要试一试这传说中的豆汁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想到这里,我便来到豆汁摊旁坐了下来。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十四章 偶闻】………

“来了您哪,想来点儿什么您哪?!”摊主看样子大概五十多岁,腰里围着白色围裙,头上戴着圆顶小帽儿,见客人上座便热情地招呼道,脸上的笑容纯朴而又自然,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热乎劲儿,似乎你就是住在他家隔壁十几年的邻居,听在耳中,看在眼里,感觉只有两个字——舒坦。(看小说到顶点。。)

“呵,先来碗豆汁,两个焦圈吧。”我笑笑答道。

“来喽。”摊主的年纪虽然不小,动作却很利索,左手端起一个粗瓷大碗,右手抄起长柄马勺伸到热气腾腾的锅里搅了一下,然后手腕一转,满满一大碗豆汁儿就放在我面前的桌案上,随后又递过来两个焦圈和一小碟儿咸菜。

京城名小吃豆汁倒底是什么味道?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

观其色,白中带灰,闻其味儿,酸中臭,还夹杂着一些腐烂的味道,且又混合了燎猪毛的气味

泔水,绝对是泔水!

脑中联想到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这个。看来孙得财所言非虚。

看到我皱了皱眉头,摊主人笑了起来,看来长年摆摊儿,类似我这样的反应他见过太多了。

“小兄弟,刚来北京不久吧?”

“是呀。您怎么看出来的?”我笑笑问道——从口音听出我是外地人并不难,但刚刚到北京,就需要点儿理由了。

“呵,看你喝豆汁的样子呀。如果是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肯定不会这样。”摊主人笑道。

豆汁的味道确实很怪,虽然还不至于让我无法忍受(不要说只是气味类似于泔水,就是真正的泔水我也曾经吃过),不过要将其和美味小吃联系在一起,就实在是太难了一些。

“呵,刚开始喝豆汁都差不多,受不了那个味儿,可等习惯了,没这种味儿反倒不行了。这喝豆汁就要趁热,先大大地喝上一口,别急着咽下去,仔细感觉那种酸臭味,这样一来,舌头和鼻子很快就能适应,再喝,也就没那么难闻了。接下来泡上焦圈,就上咸菜,喝个一两次后,保您喜欢。”摊主人笑着介绍道。

“呃?是吗?”将信将疑,我端起碗来喝了一大口,刹时,一股浓重的酸腐味儿直冲脑门,让人有一**上吐掉的心情,不过我还是忍住了这种冲动,按着摊主人的指点含在口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