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但同时,它也是千门的专有切口,用来表示身份。

切口正确,且手势也对,这也就证明,眼前的青云道上是货真价实的千门中人。

“晚辈给前辈见礼。”依江湖规矩,后退两步,我向青云道长重新行礼。

青云道长并未客气,实受了我这一拜——刚才不知我的身份,自然要以礼相对,现在知道对方是自已门内晚辈,长幼有序,当然就要有长辈的架子。

“你是谁,师从何人”青云道长问道。

“回前辈话,晚辈江华天,现化名江一凡,家师杜遗山。”我恭敬答道。

“杜师兄?你是杜师兄的弟子?”青云道长非常惊讶,惊叫出声,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同门师兄的弟子。

“正是。敢问前辈可是号为北千王的凌沧海凌师叔?”我恭敬问道。

三十年前的江湖上有两位千王,一位是我的授业恩师,号称为南千王的杜遗山,另一位则是号为北千王的凌沧海。两位千王同出一门,师从上一代千门掌门,被称为百变狐狸的胡亦阳,后胡亦阳年老多病,终于不治而死。按江湖规矩,大师兄应接受掌门之位。但凌沧海不服,认为掌门之位关乎门派兴衰,应由实力强者接任,经江湖前辈调停,决定以赌技一较高下,三局两胜,胜者接任掌门,败者离开千门,但永不许再回长江以南。于是两位师兄弟在嘉兴风雨楼比试较量,第一局斗牌九,杜遗山胜,第二局斗麻将,凌沧海胜,在最关键的第三局斗骰子中,凌沧海摇出三骰十八点,本以为稳操胜券,却不想杜遗山技亮一筹,用内力将三粒骰子震成两半,反以二十一点胜出。认赌胜输,凌沧海无话可说,气恼之下离开江南北上闯荡,勤学苦练,终也成一代高手,名气之盛,直逼其师兄杜遗山,被江湖人并称为南北两大千王。这件事江湖上知道的人并不多,除了当年参与调停的几位千门前辈,几乎没有听过,所以很多人都奇怪,以江湖人好名好斗的性格,为什么南北两大千王成名数十年却相安无事,即无交往也无争斗,却不知这两位是出自同一师门的亲师兄弟。

“没错,正是老夫。”青云道长答道,脸上生出一股倨傲之色,但维持了不过几秒,便又消失而去,“北千王,呵,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只是一个出家修行的道士而已。”他慨然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怅然。

“师兄他现在还好吗?”愁怅过后,青云道长收拾心情问道。

“家师在四年前已经驾鹤西去。”我答道。

“去了?!”青云道长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显然这个消息对他触动很大。

“四年前,师兄比我年长三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善终了,或许,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去见他了。”

人上了年纪,难免就容易触景伤情,虽是曾经不共戴天的对手,但几十年过去,曾经的仇恨已消失得差不多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出家之人,连生死都看得了淡,尘凡俗世的争斗,想来此时大概只会淡然一笑吧?

………【第三百零二章 负荆请罪】………

“你见过逸生了?”感慨过后,青云道长问道——千门中人,行事低调,很少以真面目示人,故虽名满江湖,被尊为北千王,但真正知道他底细的人却没有几个,更何况十数年前,他自觉年事已高,看破红尘,便金盆洗手,随出江湖,出家在飞云观做了老道,从此闲云野鹤,与事无争,就连飞云观的其他出家道人也不知道他竟然就是纵横北方数十年,做下无数大案的北千王,我既然能找到这里,而且还主动以千门切口盘道,便只可能是他的得意弟子透露的消息。

“是的,就是他让我带话给您。”我答道。

“哦,是什么话呢?”青云道长有些奇怪——他记得我是跟一位北平城的富家千金到雾灵山游玩,见到苏逸生应该是一场意外,按理说,我和苏逸生虽属同门,但以前终究没有见过,如果不是有什么必不得以的原因,肯定不会自做主张,不经自已同意便自暴身份,泄露自已的行踪。

“苏师兄出事了。他摊上了人命官司,现在关在雾灵山庄的陈家大院。”我答道。

“逸生摊上了人命官司?怎么回事?”青云道长眉头微微一皱,看来,苏逸生并没有把他在陈家杀人的事告禀告他的师父。

“是这样,苏师兄和陈家守寡在家的大女儿陈东莲有私情,五日前的半夜,他潜入陈家与陈东莲私会,不想离开时被陈家的小丫环胖丫发现,怕事情败露,不得以杀人灭口。”我简单的把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