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不要看警察局代表着官府,但在农村,家族的势力根深蒂固,远比官府更加强大,警察得不到的消息,不等于他陈家就得不到。

“谢谢陈世伯,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对了,陈世伯,您以前做过兴隆县县长,不知道对赵王庄了不了解?”我问道。

“赵王庄;赵王庄在雾灵山庄以北,路程大概有十里左右,庄里的人不是姓赵就是姓王,所以叫赵王庄。赵王庄不是很大,全村也就百十户人家,因为是在山脚下建村,村里的人多以打猎为生,民风彪悍,好勇斗狠,经常和其他村庄发生争斗。雾灵山庄以前也曾和赵王庄发生过数次械斗。自我归隐退休以后,严格限制本庄村民和赵王庄发生冲突,近些年倒是平静了许多。怎么,江世侄,为什么突然问起赵王庄,莫非绑架案和赵王庄有关?”陈万仁老谋深算,知道我不是那种喜欢随便乱打听事情的人,既然问他这个问题,就必定有我的理由。

“呵,不能这么说,我只是听说赵王庄有两位赵氏兄弟,现在在雾灵山上当土匪,所以想了解一下情况。”我答道。

………【第三百一十章 死猪不怕开水烫】………

“噢,你说的是赵尚东,赵尚西两兄弟?嗯,这两个人占山为王,聚啸山林,专以打劫过往行客为生,这件事如果是他俩所做,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两个人怎么会跟苏逸生扯上关系呢?”陈万仁眉头锁紧,显然,他对赵氏兄弟的事情也有相当的了解。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想那二人落草之时陈万仁虽已退隐闲居,但赵王庄和雾灵山相距不过十里,赵氏兄弟杀官造反,在兴隆县是何等轰动的大事,以他兴隆县前县长的身份和关系,知道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消息再正常不过了。

“我听人说,这赵氏兄弟农民,虽胸无点墨,但性情豪爽,急功好义,专好打抱不平,江湖之上,也颇有几分侠名,苏逸生是江湖人,他们之间如果真有交情,那这两个人的嫌疑就很大了。不过,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倒也不必忙着下结论。我这次急着赶回来,就是想当面问清苏逸生,他和赵氏兄弟之间是什么关系。”我答道。

青云道长不想把他和苏逸生之间的关系暴露,我也就不便把他的话对陈万仁直说。

“嗯,也对,这件事必须查问明白。老赵,你就带江贤仁去见见苏逸生吧。”点了点头,陈万仁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管家赵普带路,我们两人来到看守犯人的小院。

所有的风波都是因苏逸生而起,连外边的大院都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得比军队差不了多少,而看守犯人的小院,则更是重中之重,不大的院子里,居然有七八个人站岗,不要说屋前屋后,就连房顶屋上也有两个拎着刀的家丁把守,整个牢房不说固若金汤,却也是壁垒森严,连只苍蝇也飞不过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出现一点纰漏,陈万仁吩咐,任何人进教入这个院子都必须得到他的批准,没有得到他的同意,就连陈家的家人也不许探看苏逸生。

推开牢房的木门,里边的情况和昨天来看时差不太多,满地乱草堆里,苏逸生倒在墙跟的一角,身上虽没绑着绳子,换上的却是全新的手铐脚镣——看情形,这是孙福堂从县警察局大牢带来,专门为汪洋大盗,杀人要犯定制,坚固结实,没有钥匙,即使是一流的神偷飞贼,没有半柱香的功夫也很难打的开。但也正是因为坚固结实,这种镣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笨重,整套加起来上称一称,至少在二十斤以上,不过,凡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必定是重罪犯人,谁会在意他们感觉是不是舒服。

苏逸生的气色还好,和陈万仁说的一样,完全是毫不在乎的态度,背靠在墙上,嘴里还哼着小曲儿,也不知是在苦中作乐,还是知道有人进来探监而故做姿态。

“苏逸生。”我轻声叫着他的名字,表情淡然——旁边站着赵普监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

停止的哼唱,苏逸生翻了翻眼皮,“哦,是你呀。你不是返回北平了,怎么又不走了?”,把脑袋扭向一边,他爱搭不理地问道。

盯着苏逸生仔细看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赵管家,绑架的事情他还不知道吗?”我向赵管家轻声问道。

“没有。”赵普点了点头答道——绑架案发生以后,开车的两位司机一位跑去县城报案,另一位则返回雾灵山庄向陈万仁报告,陈万仁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加强了对苏逸生的看守,到现在,除了孙福堂曾经进到牢房确认他的伤势并带着特制的刑具以外,还没有其他人见过苏逸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