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新盐铁论 (第1/3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云中大学成立已经半年了,就在云中学院内部,食宿全部按照“上等”来规制,每月还有半贯钱的“补贴”,按照李晟基的意见,要进入云中大学,数学必须在云中学院结业考试时达到中上水平,另外也参照其它各科的成绩综合确定。

最终成功入选到大学继续学习的只有区区八十人。

大学学习的课程除了李晟基绞尽脑汁想起来的高中数学知识,还加入了后世物理、化学类的知识,大多以后世初中内容为主,比如几大定律,粗浅的力学、光学、分子、原子、化合物等知识。

这些内容太过于惊世骇俗了,特别是化学上的一些知识,与时下流行的阴阳五行说相差万里。

不过有李晟基死而复生,“应龙”的化身等多种背景加持,加上李晟基也神神秘秘给他们说这些知识来自“天授”,众人也就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久而久之,燕军内部都以能修习“燕王秘技”为荣,上了大学的人,不要说将燕王教授给他们的内容向外传授了,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轻易透露,这倒大大出乎李晟基的意外,这与他的初衷也差的太远了,不过世情如此,他也不得不妥协。

“慢慢来吧”,这句话已经成了他独处时的标准叹词。

至于非科学类的的知识,他没有将后世的一些内容编写出来向他们灌输,而是让范质等人将历史上一些有关税赋、经济类的做法、言论及实施效果编撰成书,由范质、季无忧等人轮番给他们授课。

当然了,军事类的自然由李晟基亲自上阵。

大学还是实行军事化管理,这是李晟基一直强调的,也写进了“一百年不变”的根本法里。

这日,李晟基正在给学员们讲授浮力的知识,他后世在军队里的时候做过指导员,对于演讲一途还是十分在行的,通过他深入浅出的讲述,加上用上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学员们都领会得很快,至于历史上也没有曹冲这个人,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讲述很快便结束了,这时李晟基跟往常一样让学员提问题他来回答,实际上有些学员的聪明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有的问题他也答不上来,不过这些人的名字他都记下来了。

久而久之,他便将这些在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特别感兴趣的人又单独成立了一个班,人数不多,也就十人,他自己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探讨相关课题。

“殿下”,只见一个学生站起来了,这位学生倒不是数理化方面特别突出的,不过在历史方面却非常精通,在班上的年龄最大,今年二十二岁,被李晟基任命为“班长”之职。

“王溥你说”,这名学生叫王溥,在后世的历史上自然大大有名,不过李晟基却不知晓。

“殿下,学生问的并不是浮力一事,而是另有其事”

“说来听听”

“殿下,现今燕军辖内,农、工、商皆有赋税,为何彼等牧民没有,难道殿下想以此轻徭薄赋来羁縻彼等”

李晟基心里一动,赶紧看了一下在座的学生,还好,这些人都是汉家子弟,草原牧民的子弟也有到大学的,不过只有寥寥数人,多半被列入了有“军事”专长的班级。

“你等都有这个疑问吗?”,李晟基问道。

见大多数人都点点头,“为何不在季相授课时提出?”

“殿下,季相解释得不清楚”,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了,李晟基一看,这人叫李昉,年方十八,颇有文学天分。

“哦,季相是如何解释的?”

“季相说,农乃国之根本,不得不征收赋税,而牧属于锦上添花之物,有则美之,没有也罢,不会影响国家根本,学生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弄懂,趁着殿下给我等授课的机会就冒昧提出来”

现在李晟基授课的这个班都是对政务感兴趣,准备今后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人,约莫三十多人,人数位列各班之冠。

王溥、李昉,加上一个李晟基从小收养的孤儿李思恪日常在政事方面最为活跃。

“以你等来看该如何行事?”,李晟基反问道。

“殿下,彼等牧场,都是燕军所有,为何不收取场租?就算不收取场租,亦可像辽国、甘州那样按一定比例让彼等上缴牛羊”,王溥侃侃而谈。

“哦,你可知晓甘州、辽国眼下收取的牛羊马匹赋税是多少?”,李晟基问道。

“不知,不过听云中商行的人说,甘州的为三成,辽国的赋税沉重,估计不下五成”

“错了,甘州的现今已经降为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