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河西的“土人” (第1/3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不光是回鹘人,还有城里的汉人和本地胡人。

凉州城的四座城门和城墙由折逋嘉施新拣拔的三千吐蕃人镇守,而他的五千骑兵则在大校场待机而动。

等到西城门打开,契必信率领第五师的骑兵一拥而入时正好碰上闻讯赶过来的吐蕃骑兵。

契必信作为李晟基的亲信却被压了很长一段时间,此次跟随李晟基南下早就憋了一口气,此时碰到吐蕃骑兵一个个就像打开牢笼的豹子——他亲领的三千人便是以前的捷豹旅!

没有悬念,不到一个时辰,城里的吐蕃骑兵就被压缩到大校场了,而此时杨重贵的第三师、恽怀楚的步军也进城了。

城墙上的吐蕃人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不过折逋嘉施却带着自己仅有的五百甲骑紧紧守着仁欲的“王府”,没有丝毫的投降迹象。

不多久,“王府”冒出了熊熊烈火。

这厮要自焚!

李晟基眼里闪过一丝嘲讽,烧就烧吧,“将周围的房舍拆了!”

大火烧了半天才熄灭,至此,凉州已完全落到唐军手里。

……

得知凉州的事情后,曹元忠便下了决心归顺唐国,与此同时,伊州的陈金、蒲类海的李肇兴也公开宣布归顺唐军。

夹在中间的阿咄欲动弹不得,不过他还有两州之地,除了甘州,还有肃州。

但在唐军没有动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动。

巍巍祁连山横亘在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之间,发源于祁连山的多条河流灌溉了河西的诸多城池,没有这些河流,河西走廊早就成了不毛之地。

这其中,马城河之于凉州,弱水之于甘州、肃州,冥水之于瓜州,甘泉水之于沙州,称之为生命线也不为过。

由于弱水灌溉了两州之地,故此历史上其既是甘州、肃州的分界线,又将两州紧紧连在一起。

肃州城内,一大群人聚集在城主龙天庭的府邸。

这些人戴着唐巾,穿着右衽的棉布衣服,留着长须,如果不看相貌的话,你还以为见到了一群中原士子。

没错,这些便是自称为大月氏后代的当地胡人,不过说是“当地”,这些人中除了昔达票部、阿吴部,其他诸如龙部、退浑部、达票部、拱榆部都是从西域或青藏一带迁过来的。

其中除了龙部自称以前是焉耆国国王的后裔,自称龙姓外,其他各部的部名来历已不可靠,不过退浑部的人大多姓何,昔达票部、达票部的人大多姓达,拱榆部的人大多姓宫,阿吴部的大多姓吴。

这些人中,除了龙家还是典型的西域胡人特征,其它各部混杂着吐蕃、羌、回鹘、汉等血统,已经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了。

由于龙天庭“贵族”后代的身份,这些人便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前唐强盛之时,这些人散落在河西各处,唐末以来,特别是回鹘人进入甘州后,各部的精锐在龙天庭的带领下占领了肃州,其实彼等人丁不多,龙家也就上千人,其余各部多半几百人。

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不过加起来也是一股莫大的势力,经过几代生息繁衍,他们也有了三千多户的规模,在肃州城驻有三千步军。

别小看这三千步军,这些当地胡人历来轻捷剽悍,又是河西胡人中最擅长冶炼之技的部族,三千步军甲胄、武器齐全,又勇猛善战,在河西一带享有偌大的名头,与偏隅伊州的陈金部颇有一比。

他们在私下的场合讲一种接近回鹘语的河西土语,公众场合自然使用汉语,紧挨着肃州城的田地也是由各部的族人来耕种,其它各地,诸如玉门、福禄,则则分别由汉人、吐蕃人控制,每年需要向肃州缴纳一定的赋税,而肃州各部最终也要向甘州缴纳一定的赋税。

像他们这样的小部族,河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关注,眼下他们商议的便是下一步的行止。

河西胡人人数不多,部族倒有还几个,不过真正能上台面的也就是龙天庭、何牧之、达欣三人。

龙天庭不用说了,何牧之是一众胡人的智囊,此人不禁精通汉家经典,对突厥人的文化也颇为精通。

达欣则是带兵的将领,一身武勇位居众人之冠。

三人都是三十多岁,白面短须。

“时间过得真快啊”,龙天庭叹息道,众人之中他个头最高,加上长期久居上位,自然养成了一股威严之气。

不过他自己非常清楚,这个世道上以实力为尊,众人推举他为首领,不是因为他是焉耆国王的后裔,而是他龙族的骑兵,肃州仅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