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想不到,殿下竟也是修道中人!”司马干兴奋道。时光迅速倒转,他好像回到了孩童时期,在他父亲司马懿的努力下,他从今有幸曾在那传说中的修真门派里短暂修习过,最终是由于自己资质太低,多年来修为不见增长,最终是回到了现实中,但是他多多少少对这些修真者有大概的了解。此时他见林易的所作所为,已经是猜是猜出了这结果。

林易只所以能轻易信任这司马干,就是因为他发现这司马干的与众不同之处,显然是年轻时候曾被高人施法以洗毛伐髓,只是这天生根骨欠佳,再加上由于尘世间荣华富贵的迷恋,后天修为停滞不前,因此这才至今都徘徊在这炼己筑基入门的阶段,连这小成都没有达到。不过即使如此,这人也算是勉强踏入这修真一途,这人根骨资质自是远甚于常人。

“不错,正是……”林易于是侃侃而道。真正想不到这司马氏皇族之中,还有这修真者的存在,于是把他这一年多时间是如何机缘巧合步入这修真之道告诉,却也没有隐瞒什么,只是他只是冒牌货,真正的司马遹已经被夺舍而死这太过惊世骇俗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如何相告。

“这真都是老身的罪过啊!”司马干听到那李图曾经图谋不轨的事情后,激动地道。原来这司马懿当年留下他这个后手,就是因为对那些修真者的不放心,只是想不到他后来被那妖女媚术所迷惑,自是失去了守护大晋皇族的责任。

“不过,殿下也因为此事却是因祸得福,真是祖宗保佑,天不亡我大晋!殿下果真是天子化身,有大气运之人!既然殿下也是同道中人!先父留给老身的秘密终于不用带入土了!”司马干又接着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镜庄

隐藏了数十年的秘密本以为要带进棺材,此时终于找到了托付之人,这司马干自是十分兴奋,滔滔不绝,林易能做的就是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半个多时辰后,他终于了解到了这其中的一段故事。

他从那鲜卑男女的谈话之中,早已了解到这是司马故里的风水是那水镜先生司马微所布置,只是想不到这司马微却是和他一样,也是这修道中人。

水镜先生姓名司马微,虽然同是司马姓,但和司马懿并不是同族之人,这司马微并不是司马卬之后。

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术士。

汉灵帝末年,群雄割据,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司马徽不愿施展才能为时所用,他缄默固守,甘愿陷居阳翟故里,躬耕度日。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徽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好、好。因此这司马微表面上看就是凡事都说好,不讲原则,只求遁世的人。

当时,徽与襄阳名士庞德公相友善,德公的侄子庞统,字士元,少年纯朴诚恳,无人知道他是奇才,唯德公甚为器重。庞统年十八岁时,以德公之名前往颍川拜见徽,二人交往,十分投机。最后,徽盛赞:“你真是个有才德的人,应当称作“江南第一名士”。这之后庞统的声名大显于世。由此可见。徽确有知人之明。

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卧龙、凤雏。”刘备问是谁?他说:“诸葛孔明、庞士元”。 于是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这些都是正史所载,妇孺皆知的事情。隐藏在其背后的故事却是如此让人感到惊讶。原来这水镜先生司马微和司马懿虽是出了五湖,但却是同宗同族之人。是叔侄关系。

司马懿的郡望温县和司马微的郡望颍川不过相隔百里之地,这温县司马氏和颍川司马氏是同宗同祖,皆是殷王司马卬之后。当年司马懿祖父司马隽东汉末年,曾任职颍川太守。这颍川就是这司马微的家乡,他们这其中的关系就是此时认了祖归了宗。

不过这司马微是早已未卜先知,料到这不久后天下将大乱,而这温县司马氏是河内大族。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