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胡小毛匆匆翻阅了一下,《棍术要决》讲的是使棍的基本要领和伏魔棍法,《鹤舞云天》讲的是轻功身法、步法,《风雷剑法》则记录了七十二路快剑剑招。

何铁义摇摇头:“你们这样做岂不是宠坏小孩子吗?小毛,三位叔叔的好意我不便阻拦,但你一定要记住,除非你将来收了徒弟,否则这些武功你不能传授给他人,更不能把秘芨借给别人观看。懂吗?”说到最后一句,几乎是疾言厉色了。武林中不论门派大小强弱,都十分在意保护本门的武技,绝对不会轻易外泻。胡小毛不懂武林规矩,何铁义当然要格外强调,以免他遭到飞来横祸。

胡小毛当下指天发立誓,决不泄露身怀绝学的秘密。

路九待他走后,不解地问道:“舵主,你为何不把‘赤阳功’传给他?”

何铁义苦笑道:“你当我没考虑过吗?‘赤阳功’霸道刚烈,没有我在一边指导的话,他照着书死练,肯定是经脉爆裂的下场!诶,强敌当头,会主下了必杀令,我们还是讨论讨论今夜的行动计划吧。”

胡小毛回到家中,坐立不安,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吃过饭后又偷偷溜到青龙会分舵门外,蹲在角落里张望。等了许久,只见大门紧闭,既没有人出来,也不见有外人闯入,整座院子死一般静寂。胡小毛不禁大感奇怪,难道今晚的行动取消了?又或者青龙会另有秘密通道进出,不让外人随意看见?越想越有可能,以他们的实力,在院中挖条地道通到镇外,那是易如反掌。记得何铁义曾说过要带上水中用具,估计双方交手的话应该在阳河附近。一念及此,再不犹豫,拔脚往镇外奔去。

建阳镇东约三里外,有一条河流蜿蜒而过,镇上居民都称之为“阳河”,建阳镇因河得名。此时夜色笼罩,残月如钩,茫茫的大地上,河水曲折流淌,微泛白光。胡小毛壮起胆子走到河边,眼前黑漆漆的一片,四周既无灯火也无人声,根本不可能找到青龙会的隐身之处。胡小毛不懂青龙会的联络方法,自然也找不到他们的联络标记,无计可施下干脆爬上岸边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树,举目四望,突然惊噫一声,瞪大了眼睛,伸长脖子往河面望去。

只见河面上忽然浮起一点黑影,似乎是一艘乌蓬渔船从上游方向驶来。胡小毛听人说过,黑夜走船按规矩应该在船头挂上防风灯火,以免发生撞船的事故。但这艘渔船不但没有在船头挂灯,而且速度飞快,完全不考虑会发生的危险,透出几分诡异的气息。正在这时,风声疾响,数条人影从镇上飞奔过来,无巧不巧,正好落在他藏身的大树底下。

这些人全都蓬头垢面,身穿打满补丁的衣服,赤着双脚,大多手持竹棍,肩背麻袋,竟是在镇上沿街乞讨的乞丐!胡小毛屏息敛气,不敢发出声音。为首的乞丐头发花白,大大小小背了六个麻袋,望着飞速驶来的渔船,长长松了一口气,低声道:“祖师爷保佑,若能护送易长老平安返回岳阳总舵,我们就立下大功了!”

话音刚落,两岸突然响起强劲的弩箭破空声,无数利箭带着火光,密集如雨,一窝蜂地射向河心的渔船。

第四章 以寡敌众

惊变突起,胡小毛被吓了一跳,差点从树上滑落,连忙张臂牢牢抱住树干,吓得冷汗直冒。只见火箭破空,在黑夜里交织出一张稠密的红色巨网,笼罩住渔船上方的所有空间。船上猛然响起一声怒喝:“何方鼠辈,胆敢偷袭!”声音中暗含浑厚的内家气劲,如洪钟大鼓,在阳河两岸远远传开。即使隔了二十余丈远,胡小毛仍被震得头皮发麻,体内气血翻腾。不等箭雨洒落,“砰”船篷被一股猛烈的力量炸开,无数破碎的木片飞散,撞中飞来的箭矢,将火箭纷纷打落河中。失去了船篷的遮挡,借着微弱的火光,依稀可见船上站着五六条大汉。

“铮!”弩箭声再响,第二波箭雨从四面八方倾泻而下。

树下的乞丐、船上的大汉同时开口怒骂,问候敌人的祖宗十八代。

那头发花白的乞丐须发倒立,冷冷地吐出一个字“杀!”一声长啸,疾掠如飞,带领手下扑向发射弩箭的芦苇深处。

船上众人仓促中来不及商量抵御的方法,其中一人以兵器护身冲天而起,另外四人扑通跳下河中。他们刚刚离船,噗噗利箭射中船板,箭尾发出的嗡嗡颤动声,紧接着火光冲天而起。那四人浮上水面,见渔船被烈焰吞噬,正暗自庆幸脱离险地,突然发觉水底暗流涌动,敌人已从水下悄悄逼近。他们来不及求援,便接二连三的发出凄厉的叫声。

身在空中的大汉听到同伴的惨叫声,又惊又怒,对方先以弩箭偷袭,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