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紧急救援 (第1/2页)

“虫洞”的概念最早于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提出,并于20世纪30年代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加以完善,因此,“虫洞”又被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一般情况下,人们口中的“虫洞”是“时空虫洞”的简称,它被认为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捷径”,物体通过这条捷径可以在瞬间进行时空转移。但爱因斯坦本人并不认为“虫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虫洞”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被认为只是个“数学伎俩”。

1963年,新西兰数学家罗伊·克尔提出假设,使得“虫洞”的存在重新获得了理论支持。和人类一样,恒星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克尔认为,如果恒星在接近死亡时能够保持旋转,就会形成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动态黑洞”。当我们像电影中那样沿着旋转轴心将物体发射进入后,若是能够突破黑洞中心的重力场极限,就会进入所谓的“镜像宇宙”。《星际穿越》中的宇航员库珀在黑洞中所处的“超维度”空间,其实就可以被看作是对“镜像宇宙”的一种解读。从宇宙进入“镜像宇宙”,本身就是一次“时空穿越”。

艾米莉赶紧召唤梁晶晶、苗妙、苏悦把太空船开过来。几个人一起动手,把舒云鹏抬上太空船。太空船起飞直奔中央城。

“我们现在怎么办?”她们把昏迷不醒的舒云鹏交给黄朗,又把卡拉、丽贝卡的遗体交给科学院,让她们帮着冰冻保存后,梁晶晶问道。

“程教授,上校有没有生命危险?”艾米莉问黄朗的助手程元洁。

“没有,”程元洁说:“他的内脏没有损伤,只是失血过多,所以不会有生命危险。”

“万幸!”艾米莉不由自主地念了声佛,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哥在这里应该有人照顾,我们还是赶到情侣堡垒去吧!”她对梁晶晶、苗妙、苏悦等人说:“如果易如有什么三长两短,哥饶不了我们!”

她们向程元洁告辞,急急上了太空船,太空船立即升空。她们刚准备往情侣堡垒飞,梁晶晶的通讯器里传来项紫丹的声音。。项紫丹说易千雅刚刚有安排,要她们立刻飞回家。

她们到家时,项紫丹已经带着八十名士兵等在那里。

“将军已经安排张静怡司令官接手战场善后,”项紫丹告诉她们:“她已经安排两艘太空巡洋舰、三千名士兵赶去情侣堡垒。这里还有八十名士兵,我们一起带走!”

“怎么,你也去?”梁晶晶看到项紫丹全副武装,说:“你就不必去了!”

“不要争了,我不下船,驾驶太空船还是没问题的!”项紫丹说:“让士兵们登船吧!”

“我和你们一起去,没事的,”闻讯赶来的舒医生说。毕竟是情侣堡垒的人,一听情侣堡垒被攻,放心不下也要去看看:“我会照看她的!”

近距离伽马暴可能灭绝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由此,两位天文学家声称,只有在大爆炸发生50亿年之后,只有在10%的星系当中,才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

宇宙或许比先前人们想象的要更加孤单。两位天体物理学家声称,在可观测宇宙预计约1000亿个星系当中,仅有十分之一能够供养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而在其他任何地方,被称为伽马暴的恒星爆炸会经常性地清除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两位科学家说,这些的爆炸还使得宇宙在大爆炸后数十亿年的时间里,无法演化出任何复杂的生命。

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伽马暴有没有可能近距离击中地球。这种现象是1967年被设计用来监测核武器试验的人造卫星发现的,目前大约每天能够检测到一例。伽马暴可以分为两类。短伽马暴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两秒钟;它们很可能是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二为一的时候发生的。长伽马暴可以持续数十秒钟,是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后坍缩爆炸时发生的。长伽马暴比短伽马暴更罕见,但释放的能量要高大约100倍。长伽马暴在短时间内发出的伽马射线,可以比全宇宙都要明亮。

持续数秒的高能辐射本身,并不会消灭附近一颗行星上的生命。相反,如果伽马暴距离足够近,它产生的伽马射线就有可能触发一连串化学反应,摧毁这颗行星大气中的臭氧层。没有了这把保护伞,这颗行星的“太阳”发出的致命紫外线就将直射行星地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足以导致一场大灭绝。

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在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