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发现地下城 (第1/2页)

舒云鹏现在是十分苦恼,却对这苦恼万般无奈。他的世界,他是回不去了,但在这个世界里,他却在等死。

首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当我们发现宇宙生命的那时起就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有麻烦了。

大过滤器理论向人们表述的思想是,当我们,比如在火星上真的发现了单细胞生物,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离灭亡已经不远了。为什么呢?我打个比方简单说一下,有点像鬼故事:

假设我们住在一栋大的居民楼里,我们生活在其中一间屋子里,我们看到其他屋子都是黑的,所以以为整个居民楼就只有我们一户人。这时候我们觉得无聊了,准备跨出房门溜达溜达,突然我们听到隔壁屋子里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哭声。一瞬间我们就意识到了自己即将大难临头。(是不是像极了某个鬼片- -)

因为距离我们这么近的房屋里都有人(即使是处在婴儿阶段),这就说明了屋里有人其实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那么既然这么平常,而整栋居民楼里却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楼里所有的人因为某个原因(大过滤器)已经全死了,而我们正处在赴死的路上。

这就是为什么有句话叫“宇宙沉默是金”,宇宙中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消息。就意味着生命的诞生到进化到我们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事情(这个宇宙中可能就我们一例),我们已经跨越了大过滤器。

琼斯人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东东?

宇宙如同平静的水塘中用石块激起的一圈浪花,我们就是浪花某个圈上的一个小虫子,并不是几百亿年的时间太长,而是对于宇宙来说,我们的行动速度太慢了,力量太小了。当我们慢慢想爬到另外一个圈上时,波浪已经平静了,宇宙已经灭亡了。当瞬间把我们移动到另外一个圈上时,我们已经承受不住这么强大的扭曲和压力而死了,而且达到光速也只是理论上的事情。

要知道太阳系绕银河系转了不过几十圈而已,而在宇宙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说不定就如同我们放掉脸盆池里的水那么快,某个东西绕着旋涡转几十圈最后被冲走。真的是我们实在是太慢了。我们只能在浪圈上做着无用的挣扎,可能能挪动一小点儿,然后马上就要被冲走了,这,就是我认为的大过滤器。

我们所能看到的星系团,说不定都有生命,但是还没发展到(也永远发展不到)能跟我们打声招呼的时候,星系团(甚至是宇宙)就快要终结了。

有一个被证实的事情是,我们周围的星系团,正在以非常快(以后可能是超光速)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不难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已经会被永远困在本星系团中,我想这也是为何我们并没有遇到别的星系的高科技生命体的原因吧。

虽然有所忧虑,但还没到那个时候,他当然不甘心。所以,他今天把话撂出去了,看琼斯人怎么答复。

近距离伽马暴可能灭绝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由此,两位天文学家声称,只有在大爆炸发生50亿年之后,只有在10%的星系当中,才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

宇宙或许比先前人们想象的要更加孤单。两位天体物理学家声称,在可观测宇宙预计约1000亿个星系当中,仅有十分之一能够供养类似地球上这样的复杂生命。而在其他任何地方,被称为伽马暴的恒星爆炸会经常性地清除任何比微生物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两位科学家说,这些的爆炸还使得宇宙在大爆炸后数十亿年的时间里,无法演化出任何复杂的生命。

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伽马暴有没有可能近距离击中地球。这种现象是1967年被设计用来监测核武器试验的人造卫星发现的,目前大约每天能够检测到一例。伽马暴可以分为两类。短伽马暴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两秒钟;它们很可能是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二为一的时候发生的。长伽马暴可以持续数十秒钟,是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后坍缩爆炸时发生的。长伽马暴比短伽马暴更罕见,但释放的能量要高大约100倍。长伽马暴在短时间内发出的伽马射线,可以比全宇宙都要明亮。

持续数秒的高能辐射本身,并不会消灭附近一颗行星上的生命。相反,如果伽马暴距离足够近,它产生的伽马射线就有可能触发一连串化学反应,摧毁这颗行星大气中的臭氧层。没有了这把保护伞,这颗行星的“太阳”发出的致命紫外线就将直射行星地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足以导致一场大灭绝。

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在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