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想起穆桂英战场逼婚的厉害传奇,心扑通!扑通!

跳得很厉害。比起穆桂英,木婉清原来的武功是弱了点,但现在也不差了,将来还会更厉害。看来在家里多养奴婢也不是没好处,至少可以用来暗示她反悔。用事实来告诉她,别选自己选错夫君。自己似乎也在学杨府,一个烧火丫头杨排风都可以武艺超群。

吴夫人十三岁就生下了吴圆圆,现在还不满二十九岁,在这附近的名气远比女儿大,价格却还少了五十两。之所以名声大而价格低,原因主要在于吴圆圆现在还是完璧之身。

至于她母亲,当然早就不是了。

比她少了五十两是三百两,吴夫人这个身价不但不低,而且还高得过分。

因为**后的身价会立减一半,而且还要受年龄影响,一年都影响很大,何况是十二年。换句话说,吴夫人的开价至少是她女儿两倍,吴圆圆那个身价本来就已经远超市场价。

之所以开出这种罕见的高价,表面是因为官府要利用她们还债。吴金城一生在刀头舔血,伤人无数也是罪,附带了其它罪行一大堆,伴随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巨额债务。

镖局那类事很难说,至少有一箱黄金没替客户保住,一箱珍珠没保住,怎么赔?

赔不起。

被官府击中要害,杀人灭口都赔不起。

拿一大箱黄金压在镖局还勉强可信,那一箱子珍珠不是在故意陷害是什么?

摆明了。

镖局敢不敢接下都是受害者,事实已经证明不了什么了。但要说是在冤枉他,其它或许冤枉了,杀人偿命没得说。他至少还犯了贿赂罪,而且是在明知故犯,屡教不改。

不过贿赂之类的罪行不便公之于众,最低也会影响官府的威信,丢失民心,官府多半会极力帮他掩盖。虽然偶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来宣扬官府的公正廉明,但也只偶尔。

官府除了判处他死刑之外,对他家属既舍不得杀也舍不得养,不如赶紧脱手,卖了大赚一笔。其实吴金城虽然不是什么大好人,却也不坏,侠名还不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向来不错,说风光也风光了一二十年。可惜人在江湖,总少不了要领教它残酷的一面!

别说他,连‘北乔峰’如今都成了中原武林的大敌——契丹贼子。

站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乔峰自己都没得话说。不偏向祖国、不偏向契丹人是不忠不义,偏向大宋、偏向汉人也是不忠不义。乔峰很快便会易名‘萧峰’,秦朝知道。

江湖中大部分人的大部分目光都被丐帮吸引住,被乔峰身世之迷吸引住,连自己都是因为机缘巧合,不然也不会太多注意那‘无锡镖局’,用心关注起她们母女俩的不幸遭遇。

吴夫人外柔内刚,宁死不从,用她女儿要挟,她都可以不顾。不是薄情,不是无情。最无情莫过于对自己无情,她接连三次自杀不成,想来都是因为受了卖家干扰而失败。

卖家长期应付这类情况,理应积累了大量经验,总结有一系列手段。具体当然不用全都向买家细说,挑买家感兴趣的几处点明一二即可,其它随买家自己想象。秦朝也想了。

想象有人甚至还巴不得她们反抗激烈,好多点挑战,多来些趣味。不过那只是过程。卖家的最终目的要的不是反抗,不反抗也不必强求反抗的过程,只要可以达成目的即可。

用什么手段都不是目的,终要屈于目的。例如卖家将她们母女从无锡转来苏州,既免了她们见景思情加深伤痛,也减小了太多熟人带给她们的深度刺激,避开无谓的难度。

接着还花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各式手段,渐渐息了她们的自杀之念。就这么一步一步由浅而深,使她们渐渐发生连她们自己都很难察觉的变化。**表面的变化,深入心灵变化。

不断变化,变化不断。无人可以阻止,但可以改变。

不是说连她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吗?还怎么改变她们?

阻止不了往坏的一面改变,还怎么往好的一面改变?

变好变坏的关键依旧在于她们自己,很难察觉的变化可以变得很容易察觉。

或者说是她们自己最不愿察觉,一日比一日接近那些让买家放心的高级货。

秦朝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赶紧将吴夫人母女买回了家。价格是高得吓人走。

服务却好的让人没话说,除了免费赠送两包‘软骨散’和‘化真散’,还附带有特制木枷、脚镣等刑具。这些药物和刑具都是专门针对身怀武功的女子而特别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