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康敏得不到就想毁掉,阿紫更狠毒!更大胆!更直接!暗杀毒杀了不知多少次仍不放弃,不自量力之极。她要不失败,萧峰和阿朱就完了。反之,感情也因而又更进一层。

萧峰喝了不知多少碗毒酒,早就对她爱理不理了。

秦朝也当场喝了不少毒酒,也对她爱理不理。

阿紫见硬的不行,只好改软的——哭,当着宾客的面哭。

阿朱最想给都给不了,最想教都教不了。最怎么照顾这唯一的亲妹妹,也不见开心。要是没见过书中萧峰自杀那一段,说不定自己早就死了。现在却不同,越伤心越不能死。

对秦朝来说,阿朱不死便是最大的成功,懒得再呆在一旁碍眼,电灯泡越亮越碍眼!

至于阿朱还爱不爱萧峰?萧峰还爱不爱阿朱?秦朝既懒得去想,也懒得去管。

难道一定要爱得死去活来!事实比书中多了不知多少死去活来,最后都被化解了,这样不好吗?

是还不够十全十美!

但这对秦朝来说,已经够了。

已经想得够多了,不想了。

再想,就要想到洞房花烛夜去了……

秦朝回到养生堂,正逢大宋刑部尚书苏颂来访。

苏颂与苏轼出生不同,喜好也不同,一个是大科学家,一个是大文豪。

苏颂年龄比苏轼大上二十来岁,成名远比苏轼早,官比苏轼大,却远不如苏轼有名,是个实干家。

苏颂与苏轼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精通医术,比较善于养生方面的研究。要不是秦朝准备在京城东北方建一个‘蜈蚣洞’,苏颂来得最快都还要等一等。

秦朝修炼星宿派毒功三阴蜈蚣爪需要蜈蚣,养生堂明码标价,发出一年内大量收购活蜈蚣的消息,按常理说这不值一提,可是以养生堂的名气和信誉,能来出售蜈蚣的人太多太多,滚雪球一般增长,现在已供大于求,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若不另行处理,养生堂就会变蜈蚣堂,秦朝只好将之转移至城外安置。城外东北方三十里有一座小山,听说不久前有一条丈许长的大蜈蚣‘度劫飞升’,因此而得名‘蜈蚣山’。

“人都没成仙,蜈蚣就在人眼皮子底下度劫飞升?”秦朝听说时觉得很幼稚,却也很好奇。一个人悄悄跑到‘蜈蚣山’仔细探索了一番。只从表面,便已看出有不少古怪。

其中最大的古怪是:地面的野草长得十分地茂盛,却没法用来耕种。

精神力往地下一扫,果然!地下有许多白蜈蚣,身躯比普通的蜈蚣要大好几倍,长几倍,速度快几倍。

在附近的村庄转了一圈,不用直接去问都打听到不少信息,知道这些白蜈蚣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以前只要人类不入侵它们的领地,它们也不怎么招惹人类。

偶尔有冒出地面被体弱或胆小之人见到,轻则吓得睡不好觉,重则吓出一身大病。有的药医不好,只得求神拜佛请法师。有的连这些都不管用,被活活病死。

第二十章蜈蚣洞无中生有

附近村民对那些蜈蚣又敬又怕,很是矛盾。不但百姓,连那些官府中人也大半如此。秦朝想买下‘蜈蚣山’安置蜈蚣,一向见钱眼开的官府居然不敢卖。

他大手一挥,黄金一甩,价格一翻,很快便买下那座被荒废的小山。虽说花了大价钱,但那只是相对于一块没用的荒地而言。这块地将来肯定会大大升值,惹人眼红惹来麻烦。

为了长远考虑,秦朝用金钱开道,把附近的百姓能迁的迁,能收的收,不能的便在晚上用轻功送至千里之外,让他们家产在一夜间翻一倍。

他这次怎么一点都不像平时那么婆妈了?

这还不够婆妈吗——家产一夜翻一翻!

至于那些白蜈蚣,再古怪也好,再厉害也罢,反正修炼‘三阴蜈蚣爪’时求之不得。

修炼‘降龙三十六掌’的地点也被改为‘蜈蚣山’,一边修炼,一边挖‘蜈蚣洞’。

秦朝身如金刚钻,在地下行走比普通人在地上行走还快。他在蜈蚣山里,从外至内,一圈又一圈绕着走,‘蜈蚣洞’也跟着一圈圈形成。泥土被强压在洞壁上,不需要搬走。就连那些坚硬的石头,遇上他那比精铁都强硬的身躯,都好似拿着鸡蛋碰石头,下场可想而知。若不是他每隔十来丈挖一个大洞,还有其它的加工,只需一夜就能基本上挖好‘蜈蚣洞’。另外,做这些事的时候,他还带了苏轼和王闰之,也因而拖慢不少进度。

苏轼对武功的向往一升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