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阴沟镇 (第1/2页)

好书推荐: 武侠之无敌皇帝

阴沟镇在古鲁山与托伦城之间。

鹤门关外六百里,八十二座城塞,赤州国占了六十七个。

换言之,关外六百里,仍有十五处城塞在其他势力的掌控之下。

这些城塞,要么是战略价值极低,存在意义甚至不如察窝儿城的废城。

这种城塞里,会聚集一些极小的势力,只要这些势力不做出格之事,赤州国也懒得去管。

还有一种,是被较大势力占据了的城塞。

要攻下这种城塞,需要投入的兵力较多。

面对这样的城塞,赤州国会根据关外六百里的兵力分布,衡量利弊。

如果投入大量兵力,仍有攻取不下的风险,而且又并不是十分扼要的城塞,赤州军不会轻易攻打。

赤州军只会在此类城塞周边部署相应的兵力,加以防范。

阴沟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塞。

控制着这个镇子的,是一支叫做蓝绸军的武装势力。

蓝绸军的统帅,名唤孙不成。

这个孙不成,原是蒙哥帝国的一名小吏。

在诸侯混战之后,趁着天下大乱,他纠集了一班人马,也夺起了地盘。

要说本事,这孙不成还真是有一些。

一两年时间,他带领的蓝绸军声势越发浩大,竟也成了现赤州国境内,几个能与前诸侯燕晃抗衡的势力之一。

可惜,燕晃避开诸侯之争,韬光养晦,手下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而,这些趁乱崛起的势力,大多是乌合之众。

因此,最后的胜利,还是落到了燕晃的手里。

那些败了的势力,被灭的消亡,被吞并的臣服,其余的一概被逐出了鹤门关。

孙不成的蓝绸军,与燕晃的部队打了几场大仗,大败。

十几万人的蓝绸军,溃散出关只剩五六万。

原指望,在关外东山再起。

不想,根基尚未扎稳,赤州国又剑指关外。

元气大伤的蓝绸军,哪里抵抗得了,从关外小势力那夺来的城塞一一陷落。

最后,孙不成手中,就只剩下阴沟镇这一个据点,和残存的两万蓝绸军。

两万人,在关外六百里,算是不小的势力。

而,赤州中线大营,需要分派人手把守几十处关外城塞。

加之,阴沟镇地理位置不是十分关键。

所以,赤州军权衡利弊,并未花精力攻打这个镇子。

只在杀虎城留了一万人,在托伦城囤了三千人。

两座城塞,一东一南互成犄角,攻守呼应,倒也把这阴沟镇的两万蓝绸军,看得死死的!

孙不成,不敢动。

两城同攻,未必能成。

只攻一城,则会腹背受敌。

冒然行动,这唯一的据点,说不定也要丢。

与其冒险,不如养精蓄锐。

孙不成,是这么想的。

于是,趁着赤州军还未施压。

蓝绸军,向关外六百里所有被赤州国挤压的势力,抛出了橄榄枝。

只要愿意跟赤州军对抗的,蓝绸军统统收编。

山贼也好,溃兵也罢,一概可以到蓝绸军中谋差事。

被逼无奈,又不肯降赤州国的势力,也乐得抱团,找个安身之处。

也因如此,蓝绸军的数量猛增。

从两万,飞涨到五万。

蓝绸军原有的两万残部,虽不是正规部队出身,但也是有过战斗经验之人。

而,那多出来的三万人,却鱼龙混杂。

匪盗强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甚至,还有附近过活不了,混进来的山野村夫。

总之是空有人数,战场作战能力,却十分的有限。

孙不成深知这一点,在把这三万人调教好之前,他并不打算做冒险的事。

蓝绸军按兵不动,几万乌合混迹镇中。

阴沟镇,也因此名副其实,成了藏污纳垢的阴沟。

......

阴沟镇,唐斩是知道的。

作为一名赤州国的军人,他是不应该去那里的。

可,小麻烦病得实在不轻。

去托伦城,倒也有从军郎中。

但,这里离托伦城有近百里,一路颠簸,小麻烦怕是撑不住。

他,只能冒险去一趟这个蓝绸军的据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