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合作吧 (第1/2页)

李大娘家的儿子媳妇儿孙子,回来的并不早。

等她们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早过了晌午。

就这速度,还是他们在天还黑着就起来,紧赶慢赶才赶回来了的。

不然的话,就要到后晌才能到家门口了。

李大娘也吃了晌午饭,刷了碗筷,还拾掇好了厨房。

正要往叶倾城家来的时候,就见到了刚到家的儿子一家四口。

李大娘惊喜之下,忙叫她们到堂屋里歇着,而她则进了厨房重新起火烧饭。

柳柱和媳妇儿儿子也没有推辞,实在是哪怕坐车回来,也感觉累得慌。

光是做了两个多时辰的车,就能叫人坐麻烦了。

就刚才下车的时候,要不是柳柱伸手快,柳婶子就会脚一软,摔倒地上去。

就在他们一家吃饭的期间,李大娘说了说叶倾城家的情况。

并且,也简单说了她们打算到镇上做点小买卖的计划。

柳柱一听,等放下饭碗,连躺一下都顾不得,就到院子里拾掇他那一套做木工的家当了。

开小吃店,所需要的长凳,找的本村其他会木匠的人家做的。

而叶倾城只是偶尔提过一句,一种叫米线的东西。

李大娘就记在心里了,见自家儿子回来了,就叫他试着看能不能做出叶倾城要的米线模具。

这模具,是分两部分的。

一个是带孔的漏斗不忿,一个是下压的把手。

叶倾城当时就那么一说,李大娘今儿也照葫芦画瓢这么一讲。

而柳柱只是听了李大娘比划一耳朵,就心里有了谱。

叶倾城也说过,这个米线也能拿来赚钱。

就像前世她那个时空里,一个小小的米线摊子,绝对不少赚钱。

她在外寄宿上学的时候,就曾经跟同学们吃过许多次的米线。

那时候她可是亲眼见到,那米线摊子不过五六平方,但是吃米线的人能排好几队。

就连买米线的那两口子,都顾不得喝一口水,光顾着煮米线了。

而她后来,也曾经在网上查过米线的做法,也曾经看过介绍米线做法的电视剧。

就选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

那就是将大米碾碎成粉,然后上锅蒸熟。

最后用模具挤压成型,再晾干备用,也就是可以携带型的干米线。

而米线,跟面条一样,都要靠口味来吸引消费者。

叶家渣渣后来在城里安了家,从她家出来在胡同口那里就有一家卖米线的摊子。

也没有租房子,就是四根竹竿支了一张布棚子。

卖米线的就在棚子下煮米线,而他家的米线为了保证口味,那可是下了功夫的。

每天用猪骨头熬成高汤,拿来做汤底。

另有她家特制的油辣子,醋,酱油,以及她家自家配置的独门香料。

煮熟的米线,跟这些配料一拌,那味道真叫绝!

那天,叶倾城跟李大娘她们商量到镇上做小买卖。

就是豆腐脑,炖菜,加麻辣烫三样。

可是李大娘却想着,要是她家儿子回来,做出了叶倾城所说的模具,就干脆再加一样米线。

不见,叶倾城说,米线可以当主食,也能拿来配馒头和窝窝头。

反正,她们家的儿子媳妇儿,都有一把子的力气。

就是芽儿两口子,燕子两口子,也是干活的好手。

辛苦点就辛苦点,只要能比打零工抗包不辛苦就行。

更何况,这又是多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她相信芽儿和燕子都不会反对的。

至于叶倾城所说的油辣子,还有独门香料。

她怎么说也是活了这么多年,不敢说做饭的手艺有多好。

但是,她要是琢磨琢磨还是能琢磨出来的。

要知道,叶倾城可是跟她说了那油辣子的做法。

在叶倾城不知道的时候,李大娘可是试做了好几次。

在今天之前,她已经做出来叶倾城所说的那种味道了。

就像叶倾城相信的那样,她也相信自家地里出来的粮食也好,蔬菜也好,味道保准比其他地方要好。

就算油辣子,不是叶倾城记忆里的味道,差那么一点点,也没有关系的。

大不了,就往米线里加点神仙菜。

她相信,神仙菜一定会弥补她所做的油辣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